|
故提點判院魏公挽詞 / 作者:韓元吉 |
當年卓魯盛材猷,循吏聲名始一州。
功在龍津看雨施,風行金穴見錢流。
褒庸合上清華貫,奏譚俄驚疾病留。
嶷嶷諸郎富儒雅,蓋棺十世可無愁。
|
|
故提點判院魏公挽詞解釋: 《故提點判院魏公挽詞》是宋代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提點判院魏公挽詞
當年卓魯盛材猷,
循吏聲名始一州。
功在龍津看雨施,
風行金穴見錢流。
褒庸合上清華貫,
奏譚俄驚疾病留。
嶷嶷諸郎富儒雅,
蓋棺十世可無愁。
譯文:
昔日提點判院魏公挽詞,
當年他的才華和品德卓越,
一路走來,以循吏之聲名揚州,
他的功績在龍津展示,屢次預測雨勢,
他的才華在金穴中傳頌,財富如流水般到手。
褒獎和庸碌并重,清華貫穿其中,
他的奏章使病痛忽然驚擾,
他的才華和儒雅遠近聞名,
即使長眠于棺材之中,后世十代也無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韓元吉挽詞故提點判院魏公的作品,通過贊頌魏公的功績和品德,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魏公當年的卓越才華和高尚品德,他的聲名遠播,逐漸成為一州之地的知名人物。
第二句以龍津和金穴為象征,表達了魏公在預測天氣和獲得財富方面的能力。他能準確預測雨勢,為人們帶來福祉;他的才華和智慧使他在商業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第三句中的褒庸合上清華貫,表明魏公在職務升遷中既得到了表彰,又遭遇到了阻礙。奏譚俄驚疾病留,暗示他因為疾病而被迫辭官。這句揭示了官場的復雜性和人生的變幻莫測。
最后兩句贊美魏公的品德和學識,他的才華和儒雅超越了一般的士人,即使長眠于棺中,后世十代也無憂愁,這是對他永垂不朽的美好祝愿。
整首詩詞通過對魏公的贊頌,展示了他的才華、聲望和品德,以及他在官場和社會中的成就。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功名和世俗成就的思考,以及對個人命運和人生價值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