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致政敷文少卿魯公挽詞 / 作者:韓元吉 |
左學摛文藹儁聲,青云接武二難兄。
主知自紀宜三院,使節更持僅九卿。
庭下芝蘭方競秀,舍南桃李已成陰。
掛冠不待甘泉橐,愁絕高門淚滿纓。
|
|
故致政敷文少卿魯公挽詞解釋: 《故致政敷文少卿魯公挽詞》是宋代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故致政敷文少卿魯公挽詞
左學摛文藹儁聲,
青云接武二難兄。
主知自紀宜三院,
使節更持僅九卿。
庭下芝蘭方競秀,
舍南桃李已成陰。
掛冠不待甘泉橐,
愁絕高門淚滿纓。
詩意:
這首詩詞是韓元吉為挽故人、少卿魯公而寫的。詩中表達了對魯公的悼念和追思之情。魯公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的聲名遠播,受到了許多人的尊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魯公的才學聲望和政治地位,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第一句描述魯公以其杰出的才學和儒雅的聲音在學府中備受推崇。第二句表達了魯公與武將二難兄一同受到青云之上的賞識,說明他在政治和文學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
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稱頌魯公在政務上非常有見識,適宜擔任三院的職位,而他卻只擔任了九卿之職。這表明魯公的才華和品德應該得到更高的職位和重用。
接著的兩句描述了庭院中芳草如茵,花木競相開放,但魯公已經離世而成為過去。"舍南桃李已成陰"這句話暗喻了人事已非,魯公已經離世。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痛之情。"掛冠不待甘泉橐"意味著魯公過早地離開了政治舞臺,沒有等到功成名就的時候。"愁絕高門淚滿纓"描繪了詩人因魯公的離世而悲傷,淚水滿布領口。
這首詩詞通過對魯公的贊頌和悼念,展現了韓元吉對他的深切敬意,并抒發了自己對友人離世的悲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政治才華和文學成就的渴望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