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華寺傅大士真身像 / 作者:韓元吉 |
古寺郊丘側(cè),鐘魚曉未喧。
雙林有遺骨,瑞萼記名園。
粒石嗟余飯,神槌想叩門。
蠶桑猶有謁,鼓舞動山村。
|
|
龍華寺傅大士真身像解釋: 《龍華寺傅大士真身像》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韓元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寺郊丘側(cè),
鐘魚曉未喧。
雙林有遺骨,
瑞萼記名園。
粒石嗟余飯,
神槌想叩門。
蠶桑猶有謁,
鼓舞動山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龍華寺中傅大士真身像的景象,通過對寺廟和周圍環(huán)境的描寫,表達了對傅大士的尊敬和景仰之情。詩中還融入了一些寓意和哲思,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希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龍華寺的景象,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莊嚴的感覺。下面是對每句詩句的賞析:
古寺郊丘側(cè):古寺位于郊丘的一側(cè),這句營造了一種寧靜的場景,讓人感受到寺廟的古老和莊嚴。
鐘魚曉未喧:鐘聲還未響起,清晨的寧靜猶如一條魚游動在空中,這里使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增加了詩意的深度。
雙林有遺骨:寺廟周圍有兩片林木,其中有傅大士的遺骨,表達了對傅大士的敬仰和紀(jì)念。
瑞萼記名園:瑞萼指的是美麗的花朵,這里指傅大士的園林中有花朵盛開,表達了對傅大士的景仰和贊美。
粒石嗟余飯:粒石指的是寺廟周圍的小石塊,嗟余飯表示寺廟的僧人們僅憑一些粗糙的食物維持生活,這里表達了對寺廟僧人的艱苦生活的同情和敬意。
神槌想叩門:神槌指的是寺廟的門,這里表達了作者的虔誠之情,希望能夠接近神圣的存在。
蠶桑猶有謁:蠶桑指的是養(yǎng)蠶和種桑的農(nóng)田,這里表達了對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化的珍視和繼承。
鼓舞動山村:寺廟鐘聲鼓舞起山村的人們,給他們帶來力量和希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寺廟和周圍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傅大士和寺廟的景仰之情,同時也融入了對傳統(tǒng)文化和農(nóng)耕生活的思考和贊美。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和莊嚴的感受,讓人們對傅大士和寺廟的境界產(chǎn)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