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湓浦早冬 / 作者:白居易 |
潯陽孟冬月,草木未全衰。
祇抵長安陌,涼風八月時。
日西湓水曲,獨行吟舊詩。
蓼花始零落,蒲葉稍離披。
但作城中想,何異曲江池。
|
|
湓浦早冬解釋:
《湓浦早冬》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潯陽的孟冬月,草木還未完全凋零。
只有長安街上的涼風,像是八月時節的風味。
太陽西斜照在湓水彎曲處,
我獨自一人漫步吟唱著舊詩。
蓼花剛開始凋零,蒲葉稍微有些離披。
但當我想到城中的景色,又何異于曲江池呢?
詩意和賞析:
《湓浦早冬》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
詩中的潯陽指的是現今的江西省九江市,孟冬則是農歷十一月。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潯陽的冬天,草木雖然已經有些凋零,但并未完全衰敗,仍有一些生機存在。
接著,詩人提到長安的街上吹著涼風,這里的涼風讓人感受到了八月時節的氣息。這種對季節的描寫,通過對比強調了詩人當前所處的孟冬的涼爽,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湓水為背景,表達了自己獨行吟唱舊詩的情景。太陽西斜的光照在湓水的曲線上,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詩人獨自一人漫步湓浦,吟唱著過去創作的詩歌,顯示了他對過去時光的懷戀和對文學藝術的熱愛。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提到蓼花開始凋零,蒲葉也開始離披。這里通過描寫植物的凋零,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感慨。然而,詩人思考到城中的景色時,認為它與著名的曲江池并沒有太大的區別。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故鄉的懷念,即使身處他鄉,他也能通過對城中景色的想象和聯想,感受到故鄉的美好。
整首詩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季節變遷和人生流轉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文學的熱愛。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詩人喚起了讀者對時光流轉和生活情感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