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國寺次韻婺州韻 / 作者:韓元吉 |
雙蛾渺云端,流水但空谷。
尚喜云外山,娟娟作眉綠。
佳人不可見,夜半風滿竹。
竹聲入清夢,夜客慰孤宿。
山中富蘭若,欲往寧畏獨。
老僧亦知人,逢場共竿木。
林芳得清心,幽澗供濯足。
便可賦歸歟,簞瓢勝鼎肉。
|
|
護國寺次韻婺州韻解釋: 《護國寺次韻婺州韻》是宋代詩人韓元吉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雙蛾渺云端,流水但空谷。
中文譯文:兩只蛾子飛在遙遠的云端上,水流只在空谷中流淌。
詩意: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寺廟氛圍,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中融入了人情味和思考哲理,表達了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嘆和思索。
賞析: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雙蛾在云端飛舞和流水在空谷中流淌的形象,表現出一種遙遠、虛幻的感覺。詩人在觀察自然景色的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詩中提到了喜歡云外的山峰和婺州的山水景色,以及美人的形象,但卻不能見到她。夜半時分,風吹拂著竹林,發出悅耳的聲音,給孤獨的客人帶來慰藉。山中有茂盛的蘭花,想去一探究竟,但又害怕獨自前往。老僧也懂得人情,遇到共同的場合,大家一起拉竿木(一種游戲),增進了友誼。林中的芳草使心靈得到凈化,幽澗供給了清潔足部的場所。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歸家的愿望,認為簞瓢(簡樸的生活方式)勝過鼎肉(豐裕的生活)。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借助自然景色和寺廟的意象,抒發了對自然、對人生、對情感的感悟和思索,展現了一種超然的境界和深邃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