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游十首 / 作者:韓元吉 |
巨軸載厚地,沈沈惟九幽。
日月所不燭,鬼神或拘囚。
負臣與支祁,亦為舜禹憂。
靦彼世上兒,對面行奸偷。
國章幸可脫,天刑此焉投。
|
|
遠游十首解釋: 詩詞:《遠游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韓元吉
《遠游十首》是宋代詩人韓元吉的作品,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巨軸載厚地,沈沈惟九幽。
日月所不燭,鬼神或拘囚。
負臣與支祁,亦為舜禹憂。
靦彼世上兒,對面行奸偷。
國章幸可脫,天刑此焉投。
譯文:
巨大的地軸壓迫著深沉的九幽,
日月無法照耀,鬼神或受囚禁。
忠臣與正直之士,也為舜禹而憂愁。
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在背后進行著欺騙和竊取。
國家的章程幸運地得以擺脫,而天刑則施加在這些罪犯身上。
詩意:
《遠游十首》通過描繪一幅危機四伏、黑暗深沉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和憤慨之情。詩中巨軸載厚地、沈沈惟九幽,日月所不燭,鬼神或拘囚等形象,暗示了社會的黑暗和腐敗。負臣與支祁,指代那些背離忠誠、不顧國家利益的人,連忠臣舜和禹都為他們憂慮。靦彼世上兒,對面行奸偷,描述了社會上假正經、虛偽的人物,暗示了道德敗壞。然而,詩末提到國章幸可脫,天刑此焉投,表達了一種希望和信念,即國家的制度能夠糾正社會的弊端,對罪惡行為進行制裁。
賞析:
《遠游十首》以濃烈的悲憤之情揭示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憂慮。通過對黑暗、腐敗和道德敗壞的描繪,詩中流露出一種對社會秩序的擔憂,對那些背離忠誠、道德敗壞的人的譴責。然而,詩末提到國章幸可脫,天刑此焉投,給人以一線希望,表達了對國家制度的信任和期待。整首詩運用了夸張和象征的手法,通過獨特的意象和形象描寫,使詩詞充滿力量和感染力。它不僅表達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和觀點,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和矛盾,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