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雨花臺) / 作者:韓元吉 |
澤國又秋晚,天際有飛鴻。
中原何在,極目千里暮云重。
今古長干橋下,遺恨都隨流水,西去幾時東。
斜日動歌管,萸菊舞西風。
江南岸,淮南渡,草連空。
石城潮落、寂寞煙樹鎖離宮。
且斗尊前酒美,莫問樓頭佳麗,往事有無中。
卻笑東山老,擁鼻與誰同。
|
|
水調歌頭(雨花臺)解釋: 《水調歌頭(雨花臺)》是宋代韓元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澤國又秋晚,天際有飛鴻。
中原何在,極目千里暮云重。
今古長干橋下,遺恨都隨流水,西去幾時東。
斜日動歌管,萸菊舞西風。
江南岸,淮南渡,草連空。
石城潮落、寂寞煙樹鎖離宮。
且斗尊前酒美,莫問樓頭佳麗,往事有無中。
卻笑東山老,擁鼻與誰同。
中文譯文:
澤國又是秋天的晚上,天際飛翔著孤雁。
中原在何方,眺望千里,夕陽下的云重重。
長干橋,承載了今古的遺憾,隨著流水向西流去,何時又會東歸?
斜陽晃動著歌管聲,山楂和菊花隨西風起舞。
江南岸,淮南渡,草連綿,天空遼闊。
石城潮水退去,孤寂的煙樹守護著離宮。
暫時放下酒杯,不要問樓上的佳麗,過去的事情有還有沒有。
卻笑著自己變得年老,擁有一份無人能及的經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以及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人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歷史沉浮的感慨。
詩的開篇,澤國秋天的夜晚,天空中飛翔著孤雁,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接著,詩人發(fā)出了對中原的追問,他站在遠處眺望,夕陽下的云霧重重,似乎無法看清中原的位置,也隱喻了歷史的迷茫。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以長干橋為象征,表達了對過去遺憾的思念。長干橋是古代的一座著名橋梁,承載著歷史的滄桑和人們的遺憾。詩人將遺憾隨著流水東去,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無奈和無法挽回的感慨。
接著,詩人描繪了斜陽晃動的歌管聲和舞動的山楂和菊花,展現了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的美好。詩中的江南岸和淮南渡,以及草地的連綿,給人以寧靜和遼闊的感覺。
最后兩句,詩人放下酒杯,告誡不要問樓上的佳麗,意味著對過去的事情不要再多問。他笑著自己變老了,擁有一份別人無法分享的經歷,表達了對自己人生歷程的灑脫和豁達。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描繪和情感表達的巧妙運用,展現了詩人對故國、歷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描寫細膩而富有意境,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歷史符號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個人經歷的深刻思考,同時也透露出對過去遺憾的感慨和對未來的豁達樂觀。整首詩以詩人獨特的情感和視角,展現了宋代文人對故國和人生的復雜情感和對歷史的思考,具有深遠的意義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