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尉姜補之托疾臥家作) / 作者:葛勝仲 |
郊外黃垓端可厭,歸來移病香閨。
象床珍簟共委蛇。
耆婆尋草盡,天女散花遲。
小雨作寒秋意晚,檐聲與夢相宜。
冷侵羅幌酒煙微。
試評書五朵,何似畫雙眉。
|
|
臨江仙(尉姜補之托疾臥家作)解釋: 《臨江仙(尉姜補之托疾臥家作)》是宋代葛勝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郊外黃垓端可厭,
歸來移病香閨。
象床珍簟共委蛇。
耆婆尋草盡,
天女散花遲。
小雨作寒秋意晚,
檐聲與夢相宜。
冷侵羅幌酒煙微。
試評書五朵,
何似畫雙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作者疾病臥床的境況為主題,表達了對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首句“郊外黃垓端可厭”,描繪了郊外的黃土高原景色單調乏味,令人生厭。這里用黃垓來形容郊外的土地,黃色象征著枯燥和荒涼。
接著,“歸來移病香閨”,表明作者因病回到香閨(指妻子所在的居室)養病。移病一詞暗示作者的病情不輕,需要倚靠家人的照料。
“象床珍簟共委蛇”,描述了作者病中躺在華麗的象床上,珍簟(指鋪在床上的席子)也被蛇纏繞著。這里的象床和珍簟象征著富貴和奢華,而蛇則具有病痛和不祥的象征。
下一句“耆婆尋草盡,天女散花遲”,表達了作者對家中病人所需草藥的擔憂,同時也暗示了天女(仙女)散花的景象。耆婆尋草盡意味著家中的草藥所剩無幾,而天女散花遲則暗示著秋天的到來。
接下來的“小雨作寒秋意晚,檐聲與夢相宜”,描繪了小雨下的涼爽秋意,檐聲(指雨滴滴落屋檐的聲音)與作者的夢境相得益彰,增添了一種柔和的氛圍。
最后兩句“冷侵羅幌酒煙微,試評書五朵,何似畫雙眉”,表達了作者病榻上的冷清和寂寞。冷侵羅幌指的是冷風透過薄紗的窗簾滲入,酒煙微弱則暗示了家中的冷清和無聊。試評書五朵指的是評書中的角色,暗示了作者對于書中人物的遙遠向往,與自己的現狀形成對比。最后一句以畫雙眉來比喻讀書中的情節更加引人入勝,更加動人。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疾病臥床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對家庭生活的思念之情。在病榻之上,作者感嘆郊外的黃土荒涼,回到家中的香閨養病。作者病中躺在華麗的象床上,卻被蛇纏繞著,象征病痛和不祥。家中的草藥所剩無幾,而天女撒花的時機卻遲遲不至。小雨下的涼意透露著秋天的來臨,雨滴落在屋檐上的聲音與作者的夢境相得益彰。冷風侵襲著紗簾,家中冷清而無味。作者試圖評述書中的故事,卻發現與畫眉雙眼相比,無法媲美其動人之處。
這首詩詞以病榻上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來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緒。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病榻的寂寞和冷清與自然景物的變化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在疾病中的心境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