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初創(chuàng)真意亭于南溪,游陟晚歸作) / 作者:葛勝仲 |
巖壑縈回云水窟。
林深路斷迷煙客。
茅屋數(shù)椽攜杖舄。
人寂寂。
侵檐萬個瑯玕碧。
倦客羈懷清似滌。
更無一點飛埃跡。
溪漲慢流過幾席。
寒湜湜。
鳧鹥點破琉璃色。
|
|
漁家傲(初創(chuàng)真意亭于南溪,游陟晚歸作)解釋: 《漁家傲(初創(chuàng)真意亭于南溪,游陟晚歸作)》是宋代詩人葛勝仲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巖壑縈回云水窟。
在峽谷中回旋流淌的云水洞。
林深路斷迷煙客。
茂密的森林,道路中斷,使迷失的旅人迷失在煙霧中。
茅屋數(shù)椽攜杖舄。
茅草覆蓋的小屋,幾根椽子上掛著帶著杖和草鞋。
人寂寂。
人們寂靜無聲。
侵檐萬個瑯玕碧。
青苔覆蓋著屋檐,形成無數(shù)碧綠的斑點。
倦客羈懷清似滌。
疲憊的旅客心情清爽如洗。
更無一點飛埃跡。
沒有任何飛揚的塵埃跡象。
溪漲慢流過幾席。
山溪緩緩漲起,流過幾個席子。
寒湜湜。
湖水濕冷。
鳧鹥點破琉璃色。
野鴨和鷺鳥點綴著湖水的琉璃般的色彩。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漁家的生活場景。詩人用自然景觀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清凈寧靜生活的向往和渴望。詩中山溪、茅屋、青苔等形象展現(xiàn)了自然的恬淡和樸素,與繁忙的世俗生活形成對比。詩人通過描繪漁家的生活環(huán)境和內(nèi)心情感,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賞析: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漁家的生活和詩人對于寧靜、清凈的向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容詞,如"巖壑縈回"、"茅屋數(shù)椽"、"侵檐萬個瑯玕碧"等,使詩句生動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詩人通過描寫茅屋、青苔、湖水等自然元素,表現(xiàn)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淳樸寧靜生活的追求。整首詩情感平和,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xiàn)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觀照。這首詩體現(xiàn)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清凈的生活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