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江華曾百里 / 作者:劉過 |
摳衣三十年前事,曾以諸生傍絳紗。
一國所尊吾白下。
雙鳧猶遠令江華。
時來館學總余事,老去衣冠懷故家。
共怪我門郊島外,狂生尚有一劉叉。
|
|
謁江華曾百里解釋: 《謁江華曾百里》是宋代詩人劉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作者的身世背景和內心情感,并以江華山為背景,表達了對過去歲月和故鄉(xiāng)的懷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摳衣三十年前事,
曾以諸生傍絳紗。
一國所尊吾白下,
雙鳧猶遠令江華。
時來館學總余事,
老去衣冠懷故家。
共怪我門郊島外,
狂生尚有一劉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xiàn)了作者劉過的人生經歷和內心感受。他在詩中提及自己三十年前貧困的過往,曾經以學生身份依附在富貴家庭旁邊,感受到了紅綢的華麗。他曾被國家所崇尚,受到白社會的尊重,但如今他的地位已經不再高貴,而江華山仍然遙遠。這里,江華山成為了對過去榮耀和輝煌的象征,也代表著他追尋的目標和歸屬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變老,衣冠之士的身份逐漸淡忘,內心卻懷念故鄉(xiāng)的親人和往日的生活。館學的時光過去了,心中依然牽掛著家鄉(xiāng)的事物。他感嘆自己的命運,置身于離郊島較遠的地方,與狂放的自然相比,自己仍然是一個平凡的人,只有一顆追求自由的心。
整首詩充滿了對過去歲月和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自身身世和命運的獨特感慨。通過對江華山的描繪,詩中透露出對自由和追求的渴望。作者劉過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他對人生的獨特洞察和對現(xiàn)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