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江華曾百里 / 作者:劉過 |
鬢發已皤非故吾,依然破帽老騎驢。
江邊游了斷腸句,漢殿逐臣流涕書。
父祖松楸三世冢,弟兄桑梓百年居。
狐丘未死歸心切,未有相如駟馬車。
|
|
謁江華曾百里解釋: 《謁江華曾百里》是宋代劉過所作的詩詞。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鬢發已皤非故吾,
依然破帽老騎驢。
江邊游了斷腸句,
漢殿逐臣流涕書。
父祖松楸三世冢,
弟兄桑梓百年居。
狐丘未死歸心切,
未有相如駟馬車。
譯文:
白發已經不是我年少時的黑發,
我仍舊戴著破帽騎著老驢。
在江邊游蕩時,寫下了讓人傷心的句子,
在漢殿中,追隨臣子流淚書寫。
父輩和祖輩的墳墓已經有三代,
兄弟們在故鄉已經居住了百年。
我對狐丘的思念之情非常濃烈,
但我還沒有像相如那樣乘著四馬車歸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透露出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慨和思考。作者已經年老,鬢發已經變白,但他仍然保持著樸素的生活態度,戴著破帽騎著老驢,沒有追求名利和物質享受。他在江邊游蕩時,寫下了讓人心碎的句子,可能是對人生的感慨和對世事的思考。他在漢殿中流淚,或許是因為看到了臣子們的忠誠和為國家付出的無私奉獻。
詩中還涉及到家族和鄉土情懷。作者提到了父輩和祖輩的冢墓已經有三代,兄弟們在故鄉已經居住了百年。這表達了作者對家族和故鄉的深厚情感和對傳統價值的尊重。他對狐丘的思念之情非常濃烈,狐丘可能是他的故鄉或與他有特殊意義的地方,這種思念也許體現了他對家鄉和親人的牽掛和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提到了相如乘著四馬車歸來的故事,相如是漢代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通過才華和努力獲得了成功。作者可能在這里暗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抱負和追求,但目前還未能如愿。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表達了對人生、家族和傳統價值的深思。它傳遞了一種淡泊名利、珍視家族和故土的態度,同時也流露出對理想和追求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