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第 / 作者:劉過 |
蕩蕩天門叫不應,起尋歸路嘆南行。
新亭未必非周顗,宣室終須召賈生。
振海潮聲春洶涌,插天劍氣夜崢嶸。
傷心故國三千里,才是馀杭第一程。
|
|
下第解釋: 《下第》是宋代劉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該詩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失敗和離鄉(xiāng)別井的無奈和傷感之情。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下第》
蕩蕩天門叫不應,
起尋歸路嘆南行。
新亭未必非周頤,
宣室終須召賈生。
振海潮聲春洶涌,
插天劍氣夜崢嶸。
傷心故國三千里,
才是馀杭第一程。
詩詞中文譯文:
廣闊的天門回音無人應答,
起身尋找回家的路,嘆息著南行。
新亭也許并非周頤所在,
宣室終將召喚賈生歸來。
激蕩的海潮聲如春潮洶涌,
插天的劍氣在夜晚崢嶸耀眼。
傷心離別故國三千里,
才是余杭之行的第一程。
詩意和賞析:
《下第》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劉過的失意和離鄉(xiāng)之情。"下第"指的是科舉考試中落榜,未能取得功名。詩的開頭,作者用"蕩蕩天門叫不應"來形容自己的無奈和無助,感嘆自己的求學之路沒有得到回應和認可。接著,他起身離開,尋找回家的路,并在南方行走,這表明他決定回鄉(xiāng)安身,但又對離鄉(xiāng)之行心生感慨。
在詩的第三、四句中,作者提到"新亭"、"周頤"和"宣室"、"賈生",這兩句意味深長。"新亭"是指南京新亭,"周頤"是指北宋文學家周頤,"宣室"是指皇帝的宣室,"賈生"則是指《紅樓夢》中賈寶玉。作者以此暗示,即使沒有取得功名,也不一定不能有出類拔萃的成就,未來的機遇和成就可能出現(xiàn)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隨后的兩句描寫了海潮和插天的劍氣,以形容自然界的壯麗景象。這些意象在詩中起到了烘托情感和增強詩意的作用。詩的結(jié)尾,作者描述了離別故國的傷感,將離開故土三千里看作是自己的第一步,暗示后續(xù)的行程和困難。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失意和離鄉(xiāng)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引用歷史典故,給詩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該詩通過對個人命運和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傳達了對人生道路和命運的思索,表達了一種在逆境中堅持追求和希望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