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借韻小行 / 作者:劉過 |
杖屨尋詩問所由,一天劃木葉知秋。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過山深物物幽。
斑駁巖頭苔蘚濕,鉤辀樹尾鳥聲柔。
眼前不見市朝事,始笑從前利祿謀。
|
|
又借韻小行解釋: 《又借韻小行》是宋代劉過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拄著拐杖尋找詩的靈感,詢問它的來源,
一片樹葉劃過天空,我知道秋天已到。
天空低垂,云淡風輕,鄉(xiāng)村景色宜人,
雨過之后,山深處的萬物都變得幽靜。
巖頭斑駁的石頭上長滿了苔蘚,濕漉漉的,
樹尾上掛著一群鳥兒,它們的鳴叫聲輕柔。
眼前看不到市朝的繁雜事務,我才會笑起來,
回想起過去追求名利的時光,覺得它們可笑。
詩意:
《又借韻小行》描繪了一個詩人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的情景。詩人用拐杖踱步于鄉(xiāng)村間,欣賞著秋天的跡象,感受著自然界的變化。他發(fā)現天空低垂,鄉(xiāng)村景色宜人,雨過后的山深處寧靜幽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看到了斑駁的巖頭上長滿苔蘚,樹尾上掛著的鳥兒發(fā)出柔和的鳴叫聲。這些景象引起了他內心的共鳴,他不再關注繁忙的世事,開始對過去追求名利的日子感到可笑。
賞析:
《又借韻小行》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與人情的敏感態(tài)度。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秋天的到來、天空的低垂、鄉(xiāng)村的宜人以及山深處的幽靜,與市朝的喧囂相對照,突顯了詩人對自然的鐘愛和對繁華世事的超脫。同時,通過描述斑駁的巖頭、濕漉漉的苔蘚和柔和的鳥鳴聲,詩人將自然界的細節(jié)融入詩中,使讀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寧靜。最后兩句點明了詩人內心的變化,通過對過去追求名利的反思,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tài)度,彰顯了詩人對于精神追求的重視。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物質追求的超越。它以自然景色的變幻和對過去的反思,引發(fā)讀者對詩人內心感受的共鳴,同時也提醒人們應當關注內心的寧靜與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