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中偶作 / 作者:劉過 |
日日拖舟上碧溪,寒灘水淺草離離。
尺書雁斷歲行盡,五兩風輕帆去遲。
白路導吾如有志,丹楓愁客亦何為。
關頭要真梅花約,更著寬程五月期。
|
|
舟中偶作解釋: 《舟中偶作》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舟中偶作
日日拖舟上碧溪,
寒灘水淺草離離。
尺書雁斷歲行盡,
五兩風輕帆去遲。
白路導吾如有志,
丹楓愁客亦何為。
關頭要真梅花約,
更著寬程五月期。
譯文:
每天拖著船行駛在碧綠的溪水上,
寒冷的灘頭,水淺草叢凋零。
書信只剩下片刻,雁兒已飛過歲月盡頭,
微風輕輕吹送著帆船,卻遲遲未能啟程。
白色的道路引導著我的志向,
紅色的楓葉使旅客感到憂愁,而他們又為何而來?
在關頭,我們應當真切地約定梅花的盛開,
更要確定五月時的行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乘船行駛在碧綠的溪水上的情景。碧溪水面寬闊,拖舟行駛其上,水面上的草叢離離散落,寒灘上水淺,景色凄涼。詩中描繪了秋天的景色,雁兒渡過長途飛行,代表歲月的流轉。微風吹送著船只,但帆船卻遲遲未能啟程,暗示著旅途的延遲或者等待的焦慮。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白色的道路,象征著前進的方向和目標。紅色的丹楓葉使旅客感到憂愁,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未知的擔憂。作者呼喚著關鍵的時刻,希望與伙伴們一起約定梅花盛開的時節,也就是春天,更要確定五月時的行程,意味著相聚的期盼和希望。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等待和期盼。作者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給讀者帶來對旅途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詩詞意境清幽,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和人際關系中的離別、等待和相聚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