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慚 / 作者:劉過 |
一榻留人去便垂,自慚非友亦非師。
初無伎倆惟貪酒,遇有工夫或賦詩。
曬日棗林紅磊落,響風桐葉碧參差。
人家正故鱸魚鱠,老子秋來卻自悲。
|
|
自慚解釋: 《自慚》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過。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寂寞孤獨的時刻,對自己的無足輕重和對自身才能的懷疑之情。
譯文:
在一張床上留下人的離去,我自愧不是朋友也不是老師。起初沒有什么技巧,只是貪戀美酒,有空閑時才會作詩。陽光曬著棗林,紅色的果實紛紛墜落,風吹拂著桐葉,碧綠的葉片參差不齊。別人正在享受新鮮的鱸魚美味,而我在秋天的到來時卻自愧悲傷。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生活境遇和內心獨白,展示了他對自身價值的懷疑和自嘲之情。作者坦誠地表達了自己在交往中的無足輕重,既不是朋友也不是老師,感到自愧不如。他承認自己起初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藝,只是貪戀美酒,只有在有空閑時才會寫詩。這種坦誠和自嘲的態度,傳達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自省。
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作者運用了陽光、棗林、桐葉等元素,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勾勒出秋日的景象。陽光曬著棗樹,使紅色的果實紛紛墜落,形成一幅豐收的畫面;風吹拂著桐葉,桐葉的碧綠參差不齊,增添了秋天的氣息。這些描寫不僅為詩詞增添了自然的美感,也通過對比襯托了作者內心的凄涼和失落。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為主題,通過作者對自己的描述和對外界的描繪,表達了他在寂寞和孤獨中的情感體驗。這種對自身價值的懷疑和對孤獨的感受,使得詩詞充滿了深情和悲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