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錢二君見和復次韻答之 / 作者:蘇軾 |
黃昏已作風翻絮,半夜猶驚月在沙。
照汴玉峰明佛剎,隔淮云海暗人家。
來牟有信迎三白,薝卜無香散六花。
(薝卜,梔子花也,與雪花皆六出。
)欲喚阿咸來守歲,林烏櫪馬斗喧嘩。
分無纖手裁春勝,況有新詩點蜀酥。
醉里冰髭失纓絡,夢回布被起廉隅。
君應旅睫寒生暈,我亦饑腸夜自呼。
明日南山春色動,不知誰佩紫微壺。
|
|
章錢二君見和復次韻答之解釋:
《章錢二君見和復次韻答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黃昏和半夜時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和人情世故的感慨。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黃昏已經起了風,樹葉像棉絮一樣飄飛。
半夜時分,月亮仍然掛在沙灘上,使我驚訝不已。
照耀著汴河岸邊的玉峰明亮如佛剎,
遮蔽著淮河對岸的云海,讓人家的房屋顯得昏暗。
來自牟縣的信使帶來了關于三白的消息,
薝卜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六朵花瓣如雪花一般綻放。(薝卜,即梔子花,與雪花都有六片花瓣。)
我想叫阿咸來守歲,但林中的烏鴉和櫟樹下的馬兒太吵鬧。
沒有細膩的手來裁剪春天的勝景,
何況我還寫了新詩點綴著蜀地的酥油糕點。
在醉酒中,冰髭失去了系帶,頭巾滑落,
在夢中回到了破舊的被褥里。
你應該早就有寒意,睡眼生紅暈,
而我也因饑餓而在夜間呼喚。
明天,南山將迎來春色的變化,
不知道是誰帶著紫微壺前來賞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黃昏和半夜的景象為開篇,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嘆和思考。黃昏時的風翻起樹葉,給人一種溫暖而凄美的感覺;半夜時,月亮依然高掛在沙灘上,給人一種意外和震撼。作者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嘆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接下來,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描繪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汴河邊的玉峰明亮如佛剎,給人一種神圣而輝煌的感覺;而淮河對岸的云海卻使人感到昏暗和遙遠。通過對這兩種景象的對比,作者表達了人世間的喜悅和痛苦、光明和黑暗的并存。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一系列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想叫阿咸來與自己共度歲末,但是林中的烏鴉和櫟樹下的馬兒吵鬧,使得寧靜的歲月無法實現。他感慨自己沒有巧妙的手藝來營造春天的美景,卻又自豪地提到自己寫了新詩,點綴了蜀地的酥油糕點。他在醉酒中失去了頭巾和系帶,夢中回到了簡樸的被褥之中。作者借由這些描寫,展現了自己對生活瑣碎和情感寄托的思考。
最后兩句提到明天南山將迎來春色的變化,但是作者并不知道誰會帶著紫微壺前來欣賞。這里紫微壺是指古代傳說中的神話之物,象征著吉祥和福氣。作者以此來表達對未來的期待和對未知的好奇。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描繪為主線,通過對比和細膩的描寫,傳達了蘇軾對生活和人情世故的感慨。他借助自然景象的變化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對生活中喜悅與痛苦、光明與黑暗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賦予意義和象征的運用,詩詞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感受和思考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