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曠軒 / 作者:劉過 |
去春曾與客,攜手過橋來。
寺陰松極美,塢深桃不開。
紅塵萬里去,白首一年回。
凈洗曠軒眼,雪天間看梅。
|
|
登曠軒解釋: 《登曠軒》是宋代詩人劉過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和一位客人在春天一同走過一座橋,欣賞著寺廟陰涼下的美麗松樹,以及在深深的塢中未開放的桃花。詩人表達(dá)了他們遠(yuǎn)離塵囂,走過萬里紅塵,卻只白了一年頭發(fā),回到了這個地方。他們洗凈曠軒的眼睛,站在雪天之間觀賞梅花。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去年春天曾與客人一同手牽手走過橋來。
寺廟的陰影下,松樹美麗而濃密,深塢中的桃花還未綻放。
離開了紛繁世界行走萬里,卻白了一頭年華,又回到這里。
洗凈曠軒的眼睛,雪天間凝視梅花。
這首詩傳達(dá)了一種深沉的詩意。它描繪了一個人與他的客人共同欣賞自然景色的情景,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詩人通過描述寺廟的松樹和未開放的桃花,表達(dá)了對自然的贊美和渴望。紅塵萬里的旅途象征著世俗的紛擾和追求,而白首一年的歸來則暗示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最后,洗凈曠軒的眼睛,站在雪天中觀賞梅花,顯示了詩人追求內(nèi)心寧靜和尋找美的精神境界。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豐富的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通過對寺廟、松樹、桃花、紅塵和梅花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靜謐而富有意境的場景。讀者在欣賞詩人的文字時,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生之短暫,思考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以及歲月的流轉(zhuǎn)。這首詩以它獨特的詩意和意境,賦予讀者深思和感悟的機(jī)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