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霄宮 / 作者:劉過 |
杖藜隨步到瓊宮,滿目幽奇景莫窮。
山鎖九層雖陰遠,洞庭五處自相通。
侵云天柱籠朝霧,傍水清陰弄晚風。
可惜春禽啼曉月,又催行李過江東。
|
|
洞霄宮解釋: 《洞霄宮》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詩人以洞霄宮為背景,描繪了宮殿的神秘、幽奇景致,并表達了對離別的遺憾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杖藜隨步到瓊宮,
滿目幽奇景莫窮。
山鎖九層雖陰遠,
洞庭五處自相通。
侵云天柱籠朝霧,
傍水清陰弄晚風。
可惜春禽啼曉月,
又催行李過江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洞霄宮為背景,描述了詩人步行前往洞霄宮的情景。詩人眼前的景色幽奇而壯麗,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詩中提到山峰高聳,宮殿建在九層山上,雖然被陰云遮蔽,但洞庭湖卻與五處地方相通,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景觀。
詩詞描繪了洞霄宮的景色,通過描寫云霧彌漫的天空,清涼的水邊,以及昏暗的晚風,傳達了一種寧靜幽遠的感覺。然而,詩人卻流露出對別離的遺憾之情。他感嘆春天的禽鳥在清晨鳴叫,明亮的月光已經催促著他離開,繼續向東行進。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洞霄宮的描繪,展現了一種神秘、幽奇的美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自己的離愁別緒。這首詩喚起讀者對幽靜宮殿的遐想,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于別離和離別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