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州歌頭(寄辛稼軒) / 作者:劉過 |
古豈無人,可以似吾,稼軒者誰。
擁七州都督,雖然陶侃,機明神鑒,未必能詩。
常袞何如,羊公聊爾,千騎東方侯會稽。
中原事,縱匈奴未滅,畢竟男兒。
平生出處天知。
算整頓干坤終有時。
問湖南賓客,侵尋老矣,江西戶口,流落何之。
盡日樓臺,四邊屏幛,目斷江山魂欲飛。
長安道,奈世無劉表,王粲疇依。
|
|
六州歌頭(寄辛稼軒)解釋: 《六州歌頭(寄辛稼軒)》是劉過所作,屬于宋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古豈無人,可以似吾,
稼軒者誰。
擁七州都督,雖然陶侃,
機明神鑒,未必能詩。
古代豈無人才,豈沒有與我相媲美的人,
稼軒是誰?
統領七州的都督,即便像陶侃那樣,
聰明機智、神明照臨,也未必能寫出優秀的詩篇。
常袞何如,羊公聊爾,
千騎東方侯會稽。
中原事,縱匈奴未滅,
畢竟男兒。
常袞你怎么樣呢?羊公你也差不多,
東方的千騎侯會稽。
中原的事情,即使匈奴未被消滅,
終究是男兒所應當做的。
平生出處天知。
算整頓干坤終有時。
問湖南賓客,侵尋老矣,
江西戶口,流落何之。
平生的經歷只有天知道。
算計整頓天地秩序終將有時機。
問問湖南的賓客們,他們追尋老去了,
江西的居民,流落到了何處。
盡日樓臺,四邊屏幛,
目斷江山魂欲飛。
長安道,奈世無劉表,
王粲疇依。
整天呆在樓臺上,四周都是屏幛,
眼神迷離,魂靈欲飛。
長安的道路,可惜世間沒有劉表這樣的人物,
王粲只能依附于疇昔。
詩詞的中文譯文:
古代豈無人才,豈沒有與我相媲美的人,
稼軒是誰?
統領七州的都督,即便像陶侃那樣,
聰明機智、神明照臨,也未必能寫出優秀的詩篇。
常袞你怎么樣呢?羊公你也差不多,
東方的千騎侯會稽。
中原的事情,即使匈奴未被消滅,
終究是男兒所應當做的。
平生的經歷只有天知道。
算計整頓天地秩序終將有時機。
問問湖南的賓客們,他們追尋老去了,
江西的居民,流落到了何處。
整天呆在樓臺上,四周都是屏帳,
眼神迷離,魂靈欲飛。
長安的道路,可惜世間沒有劉表這樣的人物,
王粲只能依附于過去的時光。
詩意和賞析:
《六州歌頭(寄辛稼軒)》這首詩詞流露出作者對時代的無奈和對人物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對不同人物的比較,抒發了作者對自身才華的自信和對他人能力的懷疑。作者將自己與歷史上的名士相提并論,以此突出自己的才情。然而,作者也深知統領七州、聰明機智的人物也未必能寫出出色的詩篇,因為詩的創作需要更多的靈感和才華。
詩中還表達了對中原事務的關注和對男兒擔當的贊美。作者提到中原事情未完結,暗示著對國家未來的期待和對匈奴威脅的關注。同時,他強調男子漢應該有擔當和責任感,無論是在中原還是其他地方,都應該盡自己的力量。
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自己平凡經歷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許。他認為自己的經歷只有上天才了解,同時也希望能夠在適當的時機整頓天地秩序。作者詢問湖南的賓客們追尋著已逝的歲月,而江西的居民則流離失所,這反映了社會動蕩和個人命運的無常。
最后,詩中描繪了作者在樓臺上凝視四周景色的情景,表達了他對江山的眷戀和追求。他提到長安的道路上缺少了像劉表這樣的杰出人物,而王粲只能依附于過去的輝煌。這一描寫流露出作者對領袖和時代英雄的渴望,以及對現實的不滿。
綜合來看,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物、歷史和現實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才華和時代的思考和思念,同時也抒發了對社會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