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莎行 / 作者:向滈 |
萬水千山,兩頭三緒。
憑高望斷迢迢路。
錢塘江上客歸遲,落花流水青春暮。
步步金蓮,朝朝瓊樹。
目前都是傷心處。
飛鴻過盡沒書來,夢魂依舊陽臺雨。
|
|
踏莎行解釋: 《踏莎行》是宋代文學家向滈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萬水千山,兩頭三緒。
憑高望斷迢迢路。
錢塘江上客歸遲,
落花流水青春暮。
步步金蓮,朝朝瓊樹。
目前都是傷心處。
飛鴻過盡沒書來,
夢魂依舊陽臺雨。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以及人生離別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遠離的親友的思念之情。作者以山水、江河、花雨等自然景觀來襯托人生的變幻和離別的苦楚,展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離散的悲涼。
賞析:
詩的開篇“萬水千山,兩頭三緒。”展示了壯麗的自然景色,形容了蜿蜒曲折的路途。接著,詩人以抬頭遠望的方式,表達了對遠方歸途漫長的客人的思念之情。接下來的兩句“錢塘江上客歸遲,落花流水青春暮。”描繪了遲歸的客人和逝去的青春,蘊含著對時光流轉和青春易逝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步步金蓮,朝朝瓊樹。”暗示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金蓮和瓊樹都是美好的象征。然而,“目前都是傷心處。”表明現實中的傷感和不如意。
最后兩句“飛鴻過盡沒書來,夢魂依舊陽臺雨。”表達了對久別的親友的思念之情。飛鴻未帶來音信,夢中的幻境和現實的雨水交織在一起,再次強調了離別的苦楚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壯麗的景色和人情離散的痛苦,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它喚起了讀者對生命瞬息即逝和親情友情的珍惜與思考。同時,通過藝術化的表達方式和意象的運用,詩詞充滿了詩意和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