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正好 / 作者:杜安世 |
檻菊愁煙沾秋露。
天微冷、雙燕辭去。
月明空照別離苦。
透素光、穿朱戶。
夜來西風雕寒樹。
憑闌望、迢遙長路。
花箋寫就此情緒。
特寄傳、知何處。
|
|
端正好解釋: 《端正好》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杜安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檻上的菊花被憂愁的煙霧沾上了秋露。
天空微微冷,雙燕已經離去。
明亮的月光空照著離別的痛苦。
透過素凈的窗戶,穿透著紅色的門簾。
夜晚來了,西風吹寒冷的樹枝。
倚在欄桿上望著,路途漫長而遙遠。
花瓣上寫滿了這種情緒。
特意寄給誰,卻不知道送到何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離別之情。菊花在檻上綻放,但被憂愁的煙霧和秋露所沾染,暗示著離別的憂傷。天空微微冷,象征著秋天的到來和離別的臨近。雙燕辭去,意味著伴侶的離去。明亮的月光映照著離別的痛苦,揭示了離別的辛酸和無奈。夜晚的西風帶來了寒冷,雕刻著樹枝,進一步增添了離別的憂傷。作者倚在欄桿上,遠望漫長而遙遠的路途,表達了對離別長路的感慨。最后,作者用花瓣寫下了內心的情緒,但卻不知道該寄給誰,也不知道送到何處,表達出無處傾訴的孤獨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描繪了離別的情感,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離別的憂傷和孤寂深情地表達出來。菊花、煙霧、秋露、雙燕、月光、西風、樹枝等形象都被巧妙運用,與離別的主題相互呼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作者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的結合,將離別的苦楚和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詞以憂傷、孤獨和無奈的情感為主線,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感情的手法,勾勒出離別時的心境和思緒。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準確的語言,展示了杜安世對離別的痛感和對長路的期待,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引起人們對于生命和情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