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正好 / 作者:杜安世 |
露落風高桐葉墜。
小庭院、秋涼佳氣。
蘭堂聚飲華筵啟。
罷令曲、呈珠綴。
晚天行云凝香袂。
新聲內、分明心意。
玉爐初噴檀煙起。
斂愁在、雙蛾翠。
|
|
端正好解釋: 《端正好》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杜安世。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
詩詞中文譯文:
露落風高桐葉墜。
小庭院、秋涼佳氣。
蘭堂聚飲華筵啟。
罷令曲、呈珠綴。
晚天行云凝香袂。
新聲內、分明心意。
玉爐初噴檀煙起。
斂愁在、雙蛾翠。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風吹落了高處的桐葉,露水也滴落在地面上。小庭院里涼爽宜人,秋天的氣息撲面而來。詩人描述了一個蘭堂,人們聚集在華麗的筵席上飲酒作樂。音樂曲終,人們呈上珍珠裝飾的樂器。天色漸晚,行云飄過,仿佛凝結了香氣的衣袖。新的音樂聲中,透露出明確的心意。玉爐初次噴出檀木的煙霧,讓人感到一種寧靜的氛圍。悲傷被隱藏在雙眼的翠綠之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富有情趣和寧靜的秋夜場景。詩人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繪,展現(xiàn)了秋天的美好。露水落下、桐葉墜落的描寫,以及小庭院中的秋涼佳氣,給人一種清新宜人的感覺。蘭堂聚飲的場景描繪了人們歡聚一堂、共享美食和音樂的歡樂時光。詩人通過描述行云和香袂的凝結,以及新聲中的明確心意,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最后,玉爐噴出的檀煙和雙蛾翠的描寫,則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愁和淡淡的寂寥之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秋夜的美好場景,展示了在寧靜和美麗之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