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為施少儀作) / 作者:黃機 |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
江淮踏遍,經歲相識定誰來。
每向酒邊長嘆,更向花邊長笑,意慮叵能猜。
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塵埃。
脫儒冠,著武弁,太多才。
筆墨爭似,鉤戟容易到云臺。
余子何須轉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
事業上金石,人世自歡哀。
|
|
水調歌頭(為施少儀作)解釋: 詩詞:《水調歌頭(為施少儀作)》
作者:黃機
朝代:宋代
此日足可惜,
心事正崔嵬。
江淮踏遍,
經歲相識定誰來。
每向酒邊長嘆,
更向花邊長笑,
意慮叵能猜。
邂逅忽相遇,
有客在塵埃。
脫儒冠,著武弁,
太多才。
筆墨爭似,
鉤戟容易到云臺。
余子何須轉手,
便把平生胸臆,
勇去莫徘徊。
事業上金石,
人世自歡哀。
中文譯文:
這一天真是可惜,
內心的事情真是崔嵬。
江淮地區我遍行走過,
經過歲月的相識,卻不知道誰會到來。
每當我在酒邊長嘆,
在花邊長笑,
意志和憂慮無法輕易猜測。
突然邂逅相遇,
在塵埃中有位客人。
放下儒冠,穿上武裝,
才華太多。
與書法和繪畫相比,
拿起戰爭的武器更容易登上云臺。
我這樣的人為何要猶豫不決,
只管勇往直前,不要徘徊。
在追求事業中,有金石之堅,
人生中自有歡樂和哀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黃機內心的思考和情感。詩中通過對自然與人生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抉擇和事業追求的思考。
詩人通過描述江淮踏遍、經歲相識的情景,表達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迷茫和困惑。他對于未來的發展和前途不得而知,無法預測誰會成為他的伴侶或支持者。
詩人在酒邊長嘆、花邊長笑時,展現了他對于人生的矛盾情感。他的意志和憂慮無法輕易被他人理解和揣測。
然而,詩人突然遇到了一位客人,這也許是一次意料之外的相遇。詩人放下了儒冠,穿上了武裝,表現了他擁有豐富才華和多重身份的特點。
詩人認為,與書法和繪畫相比,拿起戰爭的武器更容易登上云臺,這暗示著他選擇勇往直前,不再猶豫徘徊。他希望將自己平生的胸臆,勇敢地付諸實踐。
最后兩句"事業上金石,人世自歡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深刻思考。詩人認為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有金石之堅的成就,同時也有人世間的歡樂和哀愁。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內心的矛盾情感、人生的選擇和追求,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通過自然景物和比喻的運用,增添了詩歌的意境和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