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十五日觀月聽琴西湖一首示坐客 / 作者:蘇軾 |
白露下眾草,碧空卷微云。
孤光為誰來,似為我與君。
水天浮四坐,河漢落酒樽。
使我冰雪腸,不受曲蘗醺。
尚恨琴有弦,出魚亂湖紋。
哀彈本舊曲,妙耳非昔聞。
良時失俯仰,此見寧朝昏。
懸知一生中,道眼無由渾。
|
|
九月十五日觀月聽琴西湖一首示坐客解釋:
《九月十五日觀月聽琴西湖一首示坐客》是蘇軾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白露下眾草,碧空卷微云。
孤光為誰來,似為我與君。
水天浮四坐,河漢落酒樽。
使我冰雪腸,不受曲蘗醺。
尚恨琴有弦,出魚亂湖紋。
哀彈本舊曲,妙耳非昔聞。
良時失俯仰,此見寧朝昏。
懸知一生中,道眼無由渾。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在西湖觀月聽琴的情景。九月十五夜,白露下降,草地上沾滿露水,天空中微云飄蕩。明亮的月光獨自照耀,不知為了誰而來,似乎是為了我和你。水面和天空都映照出四個坐著的人,河漢銀河像落在酒樽中。這景象讓我感到冰涼,不受琴曲和酒的醺醉影響。我仍然留戀于琴弦的音樂,但琴聲卻激起了湖面的波紋,讓我感到悲傷。這曲調雖然悲切,但卻無法再喚起我曾經聽過的美妙旋律。好景時光失去了往昔的仰望,此時此刻充滿了寧靜和黃昏之意。我明白一生中僅有這一剎那,我的眼光無法洞察其中的深意。
賞析:
蘇軾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寂靜夜晚的西湖景色。詩中融入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白露、碧空、孤光、水天、河漢等意象細膩而富有想象力,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和恬靜。孤光照耀下的西湖景象成為作者內心感慨的表達,探索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詩中透露出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對琴音的渴望,以及對人生中瞬間的珍惜和無奈。作者在這一切之中透露出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表達了對時間流轉和人事變遷的痛感。整首詩以細膩、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蘇軾獨特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感悟,展示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