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次杜叔高韻) / 作者:黃機 |
惜山不厭山行遠。
山中禽鳥頻驚見。
小雨似憐春。
霏霏容易晴。
青裙田舍婦,馌餉前村去。
溪水想平腰。
喚船依斷橋。
|
|
菩薩蠻(次杜叔高韻)解釋: 《菩薩蠻(次杜叔高韻)》是宋代黃機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菩薩蠻(次杜叔高韻)
惜山不厭山行遠。
山中禽鳥頻驚見。
小雨似憐春。
霏霏容易晴。
青裙田舍婦,馌餉前村去。
溪水想平腰。
喚船依斷橋。
中文譯文:
憐惜大山,不厭倦于遠行。
山中的禽鳥頻頻被驚擾。
細雨似乎憐愛著春天。
薄霧漸漸變得晴朗。
穿著青裙的農村婦女,背著飯食前往村莊。
溪水平靜如鏡面。
呼喚船只停在斷橋旁。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憐惜之情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人不厭倦于遠行山林間,但他的到來卻頻頻驚擾了山中的禽鳥。細雨如同春天的眷愛,能夠將薄霧帶走,使天空逐漸晴朗。詩中還描繪了一個穿著青裙的農村婦女,背著飯食前往村莊,溪水如鏡,船只依靠在斷橋旁邊。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鄉村生活的細節,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然和平凡生活的追求和贊美。
賞析:
《菩薩蠻(次杜叔高韻)》這首詩以婉約的詞風表達了黃機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山中禽鳥的驚擾、細雨如春的憐愛,以及溪水平靜如鏡面等,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林田園之中。這些描寫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也傳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憐惜之情。
此外,詩中還描繪了一個簡單樸素的農村場景,穿著青裙的田舍婦女背著飯食前往村莊,溪水平靜如鏡面,船只依靠在斷橋旁邊。這些細節描寫體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和向往,表達了他對寧靜、自然、純樸生活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鄉村生活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和寧靜生活的深深熱愛。它既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又喚起了讀者對自然、平凡生活的美好聯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