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春半) / 作者:朱淑真 |
辦取舞裙歌扇,賞春只怕春寒。
卷簾無語對南山。
已覺綠肥紅淺。
去去惜花心懶,踏青閑步江干。
恰如飛鳥倦知還。
淡蕩梨花深院。
|
|
西江月(春半)解釋: 《西江月(春半)》是一首宋代朱淑真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辦取舞裙歌扇,
賞春只怕春寒。
卷簾無語對南山。
已覺綠肥紅淺。
去去惜花心懶,
踏青閑步江干。
恰如飛鳥倦知還。
淡蕩梨花深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詩人的心情。詩人準備好了舞裙和歌扇,要去欣賞春天,但又擔心春寒的侵襲。她靜靜地卷起簾子,對著南山無言。她已經感覺到了春天的綠意和艷麗的色彩,但卻覺得還不夠深入。她懶得去賞花,寧愿漫步在江干的青青草地上。她感覺自己就像一只疲倦的飛鳥,知道歸巢的路。整個詩意流淌著淡淡的梨花香氣,深深地沉浸在院子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詩人通過對服飾、氣候和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憂慮。她用幾個簡單的詞句勾勒出了春天的輪廓,綠色的豐盈和紅色的淺薄,展示了她對春天美好的渴望和對春寒的擔憂。詩人通過對環境的描繪,將自己置于其中,表達了自然與人的交融。她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將個人體驗與自然景觀相融合,使詩詞更具意境和共鳴。
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淡雅、寧靜的感覺,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熱愛。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繁忙生活的抗拒。她選擇了一個寧靜的場景,逃離喧囂,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清新的意境和深情的筆觸,展示了詩人對春天的獨特感受,同時也引發讀者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