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賦 / 作者:陳與義 |
修眉入幽夢,起費西南望。
終愿學柳文,買泉筑愚堂。
錯磨高壁翠,日日在我旁。
忽在新野鄒,行從泰山羊。
城中瞻使君,駕鶴高馳翔。
詩成墮人世,字字含風霜。
平生仰止勤,不但上下床。
顧許俗士駕,平參丈人行。
封姨豈嗔予,霞怒挾阿香。
知公終可恃,不記當趨裝。
清歡豈有極,夜色來蒼蒼。
|
|
再賦解釋: 《再賦》是一首宋代陳與義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修整眉毛進入夢幻之中,
起身費力向西南眺望。
終愿學習柳文(指柳宗元的文學才華),
購買泉水修建愚昧的書齋。
錯磨高壁上的翠色,
每日都在我身旁。
忽然來到新野鄒(指鄒衍),
同行經過泰山的羊道。
城中仰視使君(指官員),
乘鶴高飛翱翔。
詩作完成后墜入塵世,
每個字都含風霜。
平生仰慕勤奮的人,
不僅指望床上的休息。
眼看著庸俗之士駕車而過,
平凡之人卻隨行參與。
封姨(指封神榜中的女妖精)豈能責備我,
霞光怒視,攜帶著香氣。
知道公眾最終可以信賴,
不記得順應時尚。
清爽的歡樂豈有盡頭,
夜色降臨蒼蒼之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文學才華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的思考。詩人修整眉毛進入夢幻之中,表示他的心思追隨著自己的夢境。他費力地起身向西南眺望,體現了他對遠方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學習柳宗元的文學才華,購買泉水修建自己的書齋,表現出他對于知識和學問的渴望。
詩中提到了錯磨高壁上的翠色,意味著詩人身邊的環境美好而宜人。他忽然來到新野鄒,同行經過泰山的羊道,這里象征著他旅途的變化和經歷。他在城中仰視官員駕鶴高飛翱翔,表達了對高飛遠翔的向往和敬仰。
詩人表示自己的詩作完成后墜入塵世,每個字都含風霜。這表明他的詩作充滿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沉思。他仰慕勤奮的人,不僅指望床上的休息,意味著他對于平凡生活的反思和對于努力奮斗的崇拜。他眼看著庸俗之士駕車而過,卻隨行參與,表現了對于平凡人的關注和同情。
詩中提到了封姨和霞光怒視,這是象征性的描寫,表示詩人在追求真理和知識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困難和阻礙。然而,詩人相信公眾最終會認可他的努力,他不關心追求流行和時尚。
賞析:
《再賦》展示了詩人對于知識和文學的追求,以及對于平凡生活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于人生的感悟。通過對于遠方的向往和對高飛遠翔的向往,詩人表達了對于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他通過描寫自己的行程和經歷,展現了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平凡生活的關注。詩詞的語言簡練而含蓄,運用了意象和隱喻,給人以詩意盎然的感覺。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知識、追求理想和追求自由的渴望。詩人通過修眉入夢、起費西南望等描寫,展示了他追求自己夢境和遠方的心態。他向往學習柳文,購買泉水修建愚昧的書齋,希望通過知識和文學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理想。詩中還有對于平凡生活和庸俗之士的思考,以及對于勤奮和努力的贊美。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于清歡和夜色的追求,展現出對于美好生活和內心寧靜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于人生的思考,展現了對于知識、自由和理想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具有詩意和藝術性。它呈現出一種追求和向往的情感,引發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