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雨 / 作者:陳與義 |
花盡春猶冷,羈心只自驚。
孤鶯啼永晝,細雨濕高城。
擾擾成何事,悠悠送此生。
蛛絲閃夕霽,隨處有詩情。
|
|
春雨解釋: 《春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花盡春猶冷,
羈心只自驚。
孤鶯啼永晝,
細雨濕高城。
擾擾成何事,
悠悠送此生。
蛛絲閃夕霽,
隨處有詩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細雨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和生命的感慨。春天已經過去,花兒已經凋謝,但天氣仍然寒冷,這使詩人感到驚訝和失望。在雨中,孤獨的知更鳥不停地啼叫,仿佛永不停息。細雨滋潤著高城,給人以潮濕的感覺。
詩人思索著生活的瑣事和煩惱,感到困擾,不知如何是好。他認為人生無常,如此漫長的旅途,就這樣悠悠地度過了。然而,在夕陽的余暉中,蛛絲閃爍著微光,詩情隨處可見。這暗示著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仍能發現美的存在,讓他感到安慰和欣慰。
賞析:
《春雨》通過描繪春天的細雨和一系列意象,展現了詩人對于生活和時間流逝的感慨和思索。詩中的花盡春冷、孤鶯啼永晝以及細雨濕高城等形象描寫,傳遞出一種凄涼和無奈的情感。詩人感到困擾和迷茫,對于生活的意義和存在感產生了思考。
然而,詩人并沒有完全沉浸在困惑和消沉之中,而是通過描寫夕陽余暉中閃爍的蛛絲,表達了對于詩意和美的追求。這種尋找美的態度使得詩人能夠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絲安慰和欣慰,也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于美的追求。它既反映了生活的無常和不可控,又表達了人們在困惑和迷茫中仍能尋找到詩意和希望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