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 / 作者:陳與義 |
竹籬寒食節,微雨澹春意。
喧嘩少所便,寂寞今有味。
空山花動搖,亂石水經緯。
倚杖忽已晚,人生本何冀。
|
|
寒食解釋: 《寒食》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陳與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竹籬寒食節,
微雨澹春意。
喧嘩少所便,
寂寞今有味。
空山花動搖,
亂石水經緯。
倚杖忽已晚,
人生本何冀。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在寒食節日里的心境和感受。寒食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避免生火烹飪食物,以示對故人的思念和哀悼之情。詩中的竹籬可能指的是墓地的圍籬,寒食節的來臨使得人們感到凄涼和寂寞。
詩的開頭寫道“竹籬寒食節,微雨澹春意?!边@里描繪了節日的氛圍,輕柔的春雨與寒食節的寂靜相融合,給人一種安靜、悠閑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喧嘩少所便,寂寞今有味?!北磉_了作者在這個節日里遠離了塵囂和繁忙,享受到了寂靜的滋味。與外界的喧囂相比,這種寧靜的寒食節讓作者感到滿足和愉悅。
接著的兩句“空山花動搖,亂石水經緯?!泵枥L了自然景色的變化。空山中的花朵搖曳,亂石上的水流也有了起伏和變化。這些景象與作者內心的寧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生活的深思和感慨。
最后兩句“倚杖忽已晚,人生本何冀?!北磉_了對光陰流逝的感嘆。倚靠著拐杖的時光已經晚了,人生的目標和追求又是什么呢?這句話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與整首詩的寂靜氛圍相呼應。
這首詩詞通過對寒食節日的描繪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寧靜和思考的向往,以及對于時光流逝的感慨。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與內心的感受形成了對比,凸顯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