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 / 作者:陳與義 |
微官有閥閱,三賦池上詩。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
官忙負遠興,觴至及良時。
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
微風不動蘋,坐看水色移。
門前爭奪場,取歡不償悲。
欲歸未得去,日暮多黃鸝。
|
|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解釋: 《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葆真二首》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微官有閥閱,三賦池上詩。
林密知夏深,仰看天離離。
官忙負遠興,觴至及良時。
荷氣夜來雨,百鳥清晝遲。
微風不動蘋,坐看水色移。
門前爭奪場,取歡不償悲。
欲歸未得去,日暮多黃鸝。
詩意:
這首詩詞以夏至日與太學同舍會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夏天的感受和對官場忙碌生活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夏日景色和描述自身的境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夏天的景象。詩人描述了夏日的濃密林木和高掛的天空,表達了對夏季深度的理解和感知。他提到了自己微小的官職和繁忙的日常工作,但他仍然能夠與同舍共聚,慶祝夏至日。這種對官場生活的思考和對閑暇時光的珍惜是整首詩的重要主題。
詩中還描繪了夏夜的雨水和白天百鳥清晨的景象。夜晚的雨水給大地帶來荷花的氣息,而白天的百鳥卻顯得有些遲鈍。詩人以微風不動蘋果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坐看水面顏色變幻的心境,暗示了他對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事物的欣賞。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和未能實現回家的愿望。他描述了黃昏時分黃鸝的鳴叫,以此象征著離別和惆悵。詩人希望能夠回家,但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如愿。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交織,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思考和對自由、家庭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對夏天景色的描繪和詩人內心感受的抒發,展現了對自然、人生和人情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它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將詩人的情感與環境融為一體,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