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寒食 / 作者:陳與義 |
斗粟淹吾駕,浮云笑此生。
有酒酬歲月,無夢到功名。
客里逢歸雁,愁邊有亂鶯。
楊花不解事,更作倚風輕。
|
|
道中寒食解釋: 《道中寒食》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斗粟淹吾駕,
浮云笑此生。
有酒酬歲月,
無夢到功名。
客里逢歸雁,
愁邊有亂鶯。
楊花不解事,
更作倚風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旅途中的景象,詩人陳與義通過描寫寒食節的寂寥和自己的心境,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和對自然景物的感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寒食節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兩句“斗粟淹吾駕,浮云笑此生。”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功名的冷漠態度。斗粟是一種糧食的單位,意味著詩人并不追求財富和地位,而是以平凡的生活態度來對待人生。浮云則象征著世俗的名利,詩人笑著對待這一切,意味著他看淡了功名富貴,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有酒酬歲月,無夢到功名。”表達了詩人對歲月的酬答,對自然的欣賞和享受。他不追求功名,也沒有追逐虛幻的夢想,而是以酒來慶祝時光的流逝,享受生活的真實和自然的美好。
下一聯“客里逢歸雁,愁邊有亂鶯。”描述了詩人旅途中的心情。歸雁是冬天即將來臨的象征,而亂鶯則是春天的使者。詩人在路途中遇到了南歸的雁群和準備迎接春天的鶯,這些景象喚起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
最后兩句“楊花不解事,更作倚風輕。”以楊花為比喻,詩人表達了自己的超脫和豁達。楊花飄落時并不知道自己的去向,但它們卻以輕盈的姿態倚風而行。詩人通過楊花,表達了自己對于世事的淡然態度,無論成敗得失,都以輕松自如的心境面對。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和對自然的感悟,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豁達。通過描繪寒食節的冷清和自然景物的變化,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他對于世事和人生的獨特理解,傳遞了一種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