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竹 / 作者:陳與義 |
種竹不必高,搖綠當我楹。
向來三家墅,無此笙簫聲。
皇天有老眼,為閟十日晴。
護我蕭蕭碧,偉事鄰翁驚。
同林偶落此,相向意甚平。
何須俟迷日,可笑世俗情。
明年萬夭矯,穿地聽雷鳴。
但恨種竹人,南山合歸耕。
佗時夢中路,留眼記所更。
蒼云屯十里,不見陳留城。
|
|
種竹解釋: 《種竹》
種竹不必高,搖綠當我楹。
向來三家墅,無此笙簫聲。
皇天有老眼,為閟十日晴。
護我蕭蕭碧,偉事鄰翁驚。
同林偶落此,相向意甚平。
何須俟迷日,可笑世俗情。
明年萬夭矯,穿地聽雷鳴。
但恨種竹人,南山合歸耕。
佗時夢中路,留眼記所更。
蒼云屯十里,不見陳留城。
中文譯文:
種植竹子不必要高大,搖曳的綠色就是我的屏風。
一直以來,三家住宅中都沒有竹子的笙簫聲。
皇天有著明亮的雙眼,為我阻擋了十天的陰雨天。
保護著我那蒼翠的竹林,使鄰近的人們都為之驚嘆。
與其他竹子一同生長在這片林中,彼此相對平和。
為何還需要等待白日迷失呢,世俗的情感能讓人發笑。
明年的春天到來時,萬物都會挺拔而嬌艷,地底會傳來雷鳴之聲。
只是遺憾種植竹子的人,南山的人們都回歸農耕。
那個時候在夢中的路上,我留下了眼淚,記住了發生的變化。
蒼茫的云層聚集了十里長的距離,看不見陳留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種竹》是宋代陳與義所作,通過描繪種植竹子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俗的嘲諷。
詩中首句表達了種植竹子并不需要追求高大,綠色的搖曳就足夠成為作者的屏風。這里的竹子象征著清雅、純潔之美,與作者內心的追求相呼應。
接著,詩中描述了自家的住宅周圍沒有竹子的笙簫聲,暗示了鄰近的人們沒有品味和欣賞竹子的高尚情趣,對此作者感到惋惜。
隨后,皇天有著明亮的眼睛,為作者擋住了長達十天的陰雨天,保護著籠罩著竹林的碧綠色,使得竹林的美麗得以保存。這里的皇天象征著自然的力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竹子與其他樹木相比的平和與和諧。他認為不需要等待世俗的迷失,世俗的情感是可笑的。這種對世俗的嘲諷體現了作者對純粹和高尚價值的追求。
最后,作者表達了對種植竹子的人的遺憾,認為他們應該回歸到南山去從事農耕,與自然和諧共處。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在夢中的路上所留下的記憶,蒼茫的云層聚集了十里長的距離,但無法看見陳留城,這暗示了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遺忘和迷失。
整首詩以種植竹子為背景,通過對竹子的描繪和對世俗的諷刺,表達了對純潔、高尚價值的追求以及對自然和傳統文化的思考和關注。它呈現了一種清新、淡雅的意境,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與人文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