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漲用過韻 / 作者:蘇軾 |
草木生故墟,牛羊滿空瀆。
春江圍草市,夜浪浮竹屋。
已連漲海白,尚帶霍山綠。
坎離更休王,魚鱉橫陵陸。
得非昆侖囚,欲報陸渾衄。
行看北風競,來救南國蹙。
長驅(qū)連山燒,一掃含沙毒。
孤吟愍造化,何時停倚伏。
當憐水旱氓,不作舟車蓄。
江流倘席卷,社酒期茅縮。
|
|
江漲用過韻解釋:
《江漲用過韻》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草木生故墟,
牛羊滿空瀆。
春江圍草市,
夜浪浮竹屋。
已連漲海白,
尚帶霍山綠。
坎離更休王,
魚鱉橫陵陸。
得非昆侖囚,
欲報陸渾衄。
行看北風競,
來救南國蹙。
長驅(qū)連山燒,
一掃含沙毒。
孤吟愍造化,
何時停倚伏。
當憐水旱氓,
不作舟車蓄。
江流倘席卷,
社酒期茅縮。
譯文:
草木生長在廢墟上,
牛羊漫過荒涼的河床。
春江環(huán)繞著草市,
夜浪漂浮在竹屋上。
江水已經(jīng)連續(xù)上漲到海面白,
而且還帶著霍山的綠意。
坎離之間更沒有停止的洪水,
魚鱉橫行在陵崗和陸地上。
這不是昆侖山囚禁了江水,
是想向陸渾報復的怒潮。
北風吹來,競相前來救援,
來解救南國被困的人們。
長驅(qū)直入消滅山火,
一掃含沙的毒氣。
我孤獨地吟唱,憐憫造化之不易,
何時才能停下來倚伏。
應該憐憫那些水旱之災的百姓,
不要只顧著修建舟車來儲備。
如果江水倘若席卷而來,
社酒只能期待茅屋的縮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自然災害中的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與自然力量的力量對比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思考。
詩中以草木生長在廢墟上、牛羊漫過荒涼的河床等景象,揭示了自然力量的強大和人類的渺小。春江圍繞著草市,夜浪浮現(xiàn)在竹屋上,給人以洪水泛濫的危機感。江水已連續(xù)上漲到海面白,帶來了綠色的霍山,顯示了洪水蔓延的破壞力。
詩中還描寫了北風吹來,競相前來救援,解救南國被困的人們的場景,以及長驅(qū)直入消滅山火,一掃含沙的毒氣的壯舉,表現(xiàn)了人類對抗自然災害的勇敢和頑強。
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憂慮,他愿意停下來思考造化之不易,但又感嘆何時能停下來安身立命。他呼吁關注那些受水旱之災的百姓,而不僅僅是依靠修建舟車來儲備。
整首詩以洪水為主題,通過描繪洪水的景象和人們的反抗,表達了蘇軾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對人類遭受自然災害的同情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詩中運用了描寫自然景觀的手法,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xiàn)了洪水的威力和人類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力量與無奈。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人類社會的關懷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呼喚。
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同時,也展現(xiàn)了蘇軾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景觀的深入觀察。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對比,他使詩中的景象更加生動有力,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洪水帶來的浩蕩力量和人類對抗自然災害的勇氣。
整首詩詞以洪水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類命運的思考,展現(xiàn)了蘇軾深邃的思想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關注。這首詩詞充滿了力量感和情感,引發(fā)讀者對自然和人類的關系、社會責任以及生命的脆弱與堅韌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