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謝心老以緣事至魯山 / 作者:陳與義 |
禪師瓶貯幾多空,欲問以書無去鴻。
魯縣人迎波若杖,天寧樹起吉祥風。
荒山春色篇章里,快士交情筆硯中。
一日塵沙雙碧眼,歸時應與去時同。
|
|
次韻謝心老以緣事至魯山解釋: 這首詩詞《次韻謝心老以緣事至魯山》是宋代陳與義所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禪師瓶儲幾多空,欲問以書無去鴻。
禪師指的是佛教中的禪宗師父,瓶儲指的是禪室中的容器,用來存放水或茶。這句詩意呼應禪宗的修行思想,表達了禪師心靈的空靈無物,與禪宗追求無我境界的理念相符。詩人想要向這位禪師請教問題,但禪室中并沒有書信傳達的方式,無法把問題傳達給禪師。
魯縣人迎波若杖,天寧樹起吉祥風。
魯縣人指的是詩人自己,這里比喻詩人作為一個普通人,以自己的行動迎接禪宗思想的波瀾,就像手持著拐杖一樣。天寧樹則象征著禪宗的教義和智慧,吹拂著吉祥的風。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禪宗思想的敬仰和對禪宗教義的追隨。
荒山春色篇章里,快士交情筆硯中。
荒山春色指的是自然景色中的美麗景致,暗喻著禪宗的境界。篇章則是指詩歌的表達和思想,這里表示禪宗思想在詩歌中的表達。快士交情指的是俊杰之士之間的交往,表示詩人與禪宗的關系。筆硯則代表文化和藝術的表達方式,表示詩人通過筆墨來表達自己對禪宗的理解和追求。
一日塵沙雙碧眼,歸時應與去時同。
一日塵沙指的是人生的短暫和無常,雙碧眼則指的是禪宗修行者清澈的眼睛,表達了禪宗對人生的洞察和超越。歸時應與去時同表示禪宗的境界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禪宗的境界都是不變的。
整首詩詞通過描述禪宗思想和禪師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禪宗的崇敬和追隨,以及對禪宗境界的向往和理解。詩中運用了禪宗的修行思想和象征意象,展現了禪宗的無我境界和超越時空的理念,使詩詞具有深邃的內涵和哲理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