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謝邢九思 / 作者:陳與義 |
平生不接里閭歡,豈料相逢虺蜮壇。
能賦君推三世事,倦游我棄七年官。
流傳惡語知誰好,勾引新篇得細看。
六月山齋當暑令,風霜獨發卷中寒。
|
|
次韻謝邢九思解釋: 詩詞:《次韻謝邢九思》
朝代:宋代
作者:陳與義
平生不接里閭歡,
豈料相逢虺蜮壇。
能賦君推三世事,
倦游我棄七年官。
流傳惡語知誰好,
勾引新篇得細看。
六月山齋當暑令,
風霜獨發卷中寒。
中文譯文:
我平生從未參與里閭的歡樂,
沒想到竟在這危險的地方相遇。
你能夠寫出贊美君主的詩篇,
因此備受君主推崇,成為官員。
而我則厭倦了旅游,放棄了七年的官職。
惡意的謠言四處傳播,我不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
而你的新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
六月的山中小屋在炎熱的天氣里,
我孤獨地寫下這首詩篇,感受到卷簾中的寒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陳與義所作,以次韻謝邢九思之意為題。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一種對生活和命運的反思。
詩的前兩句表達了詩人平生不曾參與里閭(指鄉里)的歡樂,暗示了他的孤獨和與世隔絕的境遇。接下來的兩句寫到了他們在危險的虺蜮壇相遇,虺蜮壇是指一個充滿險惡和詭譎之地,這里可以理解為社會或政治上的困境。
接著,詩人贊美了對方的才華,指出他能夠寫出君主贊美的詩篇,因此得到了君主的推崇和官職。而詩人自己則表示厭倦了旅游,放棄了七年的官職,可能是因為對官場的失望和對世俗的厭倦。
接下來的兩句寫到了流傳的惡語和他不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暗示了他在官場中受到了許多非議和誹謗。而對方的新作品卻吸引了他的注意,可以理解為對方的作品給他帶來了新的思考和啟發。
最后兩句寫到了詩人在六月的山中小屋中寫作的情景,暗示了他在炎熱的夏天里,獨自面對寒冷的境況,也可以理解為內心的孤寂和冷寂。
整首詩通過對兩個人不同命運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反思和對孤獨的思考。詩人在表達自己的遭遇和感受的同時,也對對方的才華表示了欣賞和敬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