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傳子文 / 作者:陳與義 |
漁子牧兒談笑新,先生勝日步湖漘。
沙邊忽見長身士,頭上仍欹折角巾。
豺虎不能寬遠俗,山川終要識詩人。
蘆叢如畫斜陽里,拄杖相尋無雜賓。
|
|
贈傳子文解釋: 《贈傳子文》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漁子牧兒談笑新,
先生勝日步湖漘。
沙邊忽見長身士,
頭上仍欹折角巾。
豺虎不能寬遠俗,
山川終要識詩人。
蘆叢如畫斜陽里,
拄杖相尋無雜賓。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田園景象。漁夫和牧童在湖邊暢談,他們帶來了新鮮的笑語。與他們相比,出現了一位身材高大的先生,他的頭上依然佩戴著傾斜的角巾。他超越了一般人的庸俗,山川最終會認識到他是一位詩人。在斜陽的光影中,蘆葦叢中的景象如同一幅畫卷,他們相互拄著拐杖,相伴而行,沒有其他雜人打擾。
賞析:
這首詩詞以淡雅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和諧的田園景象。漁子和牧童代表了田園生活的自由和快樂,他們的談笑聲帶來了新的活力。與此同時,出現了一位長身高大的先生,他身份高貴,仍然保持著詩人的形象,佩戴著角巾。他不受庸俗之累,具有超凡脫俗的氣質。詩中提到的豺虎和山川,象征著世俗和自然界的力量,它們終將認識到真正的詩人的價值和意義。
詩人通過描繪蘆葦叢中斜陽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優美的田園畫面,給人以寧靜、和諧和美好的感受。詩中的拄杖和相尋的情景,表達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與融合,他們相互陪伴,沒有其他雜人的干擾,彼此共享這片寧靜的鄉野。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現了田園生活的寧靜和詩人的超越凡俗的境界。通過對自然與人文景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寧靜、和諧和純樸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傳遞了對詩歌和詩人的崇尚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