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夜感懷寄席大光 / 作者:陳與義 |
管寧白帽且蹁躚,孤鶴歸期難計年。
倚杖東南觀北變,傷心云霧隔三川。
江湖氣動春還冷,鴻雁聲回人不眠。
苦憶西州老太守,何時相伴一燈前。
|
|
春夜感懷寄席大光解釋: 詩詞:《春夜感懷寄席大光》
管寧白帽且蹁躚,
孤鶴歸期難計年。
倚杖東南觀北變,
傷心云霧隔三川。
江湖氣動春還冷,
鴻雁聲回人不眠。
苦憶西州老太守,
何時相伴一燈前。
中文譯文:
管寧戴著白色帽子,蹁躚而行,
孤鶴歸巢的時間難以計算多少年。
我依靠著拐杖,站在東南方向觀察北方的變化,
傷心地看著云霧遮隔著三條川流。
江湖中的氣息仍然寒冷,
鴻雁的聲音回蕩,使人無法入眠。
我苦苦懷念西州的老太守,
何時才能與他一同坐在燈下相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陳與義所作,描繪了春夜的感受和懷念之情。詩人以自己的視角,表達了內心的孤寂和對過去的思念。
首句中,管寧戴著白色帽子,蹁躚而行,給人一種優雅自信的形象。孤鶴歸期難計年,暗示了時間的長久流逝和人事的無常。
接著,詩人倚著拐杖,東南方望著北方的變化,可能是在思索自然和社會的變遷。云霧隔三川,形容了心情的沉重和困擾。
然后,詩人描述了江湖中春天的氣息仍然冷寂,鴻雁的聲音回蕩,讓人無法入眠。這里江湖的寒冷和鴻雁的聲音,可以理解為外界世界的喧囂與自己內心的不安之間的對比。
最后兩句,詩人苦苦懷念西州的老太守,并希望能與他一同坐在燈下相伴。這表達了對過去友情和陪伴的向往,對歲月流轉中的珍貴回憶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春夜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孤寂、思念和對過去的向往。同時,通過對江湖和鴻雁的描繪,也暗示了外界世界的喧囂和自己內心的矛盾沖突。這首詩詞在情感上具有較強的個人表達,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友情和歸隱之情的思考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