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周漕示族人韻 / 作者:陳與義 |
諫議遺蹤尚可望,曳裾不必郊鄒陽。
但修天爵膺入爵,始信書堂有玉堂。
|
|
次周漕示族人韻解釋: 《次周漕示族人韻》是宋代陳與義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諫議的遺跡仍然可期待,
拖著袍裾不必去郊外尋求陽氣。
只需修身養性,就能獲得天子的封爵,
這樣才能真正相信書堂里有玉堂高貴。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待官職和榮譽的態度。他認為,即使諫言被忽略,但仍然可以期望留下遺跡,有望對朝政產生影響。與其追求名利和外在的虛榮,作者更注重個人修養和道德品質的提升。他相信,只有通過修身養性,才能真正獲得天子的封爵,進入高貴的書堂,成為真正有價值的人。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官職和地位的淡泊態度,強調了個人修養和道德品質的重要性。詩中的"諫議遺蹤"指的是作者對政治諫言的期望和努力,他認為即使這些諫言被忽視,但仍然可以留下遺跡,對未來產生影響。"曳裾不必郊鄒陽"表達了作者不愿意追求名利和外在虛榮,而是注重內在的修養和道德品質。他認為只有通過修身養性,才能獲得真正的尊貴和榮耀,進入高貴的書堂,成為真正有價值的人。
這首詩詞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理想追求,強調了道德修養和個人品質的重要性。作者通過對官職和地位的冷靜思考,表達了對現實政治的關切和期望。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觀點,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