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詠月 / 作者:陳與義 |
庭樹日日疏,稍覺夜月添。
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間簾。
黃花墻陰遠,白發露氣嚴。
平生六尺影,隨我送涼炎。
踏破千憂地,投老乃自嫌。
尚想采石江,宮錦映霜蟾。
夜半賦詩成,起舞魚龍兼。
辦此詎難事,取快端宜廉。
|
|
秋夜詠月解釋: 《秋夜詠月》是宋代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庭樹日日疏,稍覺夜月添。
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間簾。
黃花墻陰遠,白發露氣嚴。
平生六尺影,隨我送涼炎。
踏破千憂地,投老乃自嫌。
尚想采石江,宮錦映霜蟾。
夜半賦詩成,起舞魚龍兼。
辦此詎難事,取快端宜廉。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以及詩人對自身境遇和生命的思考。以下是對詩意和賞析的分析:
這首詩以庭院的景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秋夜月色的感慨和思索。詩人觀察到庭院里的樹木逐漸疏落,夜晚的月亮漸漸增添光輝。推開窗戶,這一段景色驅散了他內心的憂愁,他卷起簾幕,將憂愁推到一旁。
詩中提到了黃花墻,墻的陰影籠罩得很遠,詩人的白發在露水的濕氣中顯得嚴肅。他的六尺身影伴隨著他一起送走了夏天的炎熱。詩人感嘆自己已經步入暮年,對自己的境遇產生了怨嫌之情。
然而,詩人仍然懷有美好的憧憬。他仍然想著能夠去采石江,欣賞宮錦織物在霜天下映照的月亮。在半夜里,他完成了這首詩作,然后起舞,象征著他的心境得到了解放,他的思想和情感都像魚和龍一樣自由飛舞。
詩的結尾,詩人表示完成這樣的作品并不容易,但他相信追求快樂、正直和廉潔是值得的。
整首詩以秋夜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人以深沉的情感和樸素的語言,展現了對歲月流逝和人生意義的思考,以及對自由、快樂和高尚品質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