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木犀) / 作者:陳與義 |
黃衫相倚。
翠葆層層底。
八月江南風(fēng)日美。
弄影山腰水尾。
楚人未識孤妍。
離騷遺恨千年。
無住庵中新事,一枝喚起幽禪。
|
|
清平樂(木犀)解釋: 《清平樂(木犀)》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衫相倚。
翠葆層層底。
八月江南風(fēng)日美。
弄影山腰水尾。
楚人未識孤妍。
離騷遺恨千年。
無住庵中新事,
一枝喚起幽禪。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南八月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的向往和對禪境的追求。詩中的黃衫、翠葆、山腰水尾等景物形容了江南夏日的風(fēng)光,展示了自然界的寧靜與美好。詩人將自己比作楚人,暗示自己的孤傲之情和對世俗的疏離感。他提到了《離騷》,傳達了自己對古代文人的羨慕和對離世情懷的思考。最后,詩人以無住庵為象征,表達了自己在禪修中追求新境界的決心和希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江南夏日的美景,同時融入了詩人對禪修和心靈追求的思考。黃衫、翠葆、山腰水尾等描繪了夏日的自然景觀,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楚人未識孤妍的表述表達了詩人自己的孤傲之情,離騷遺恨千年則點明了他對古代文人境界的向往。最后,無住庵中新事一枝喚起幽禪的句子展示了詩人渴望在禪修中實現(xiàn)心靈的超越和解脫。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清幽,透露出詩人對于內(nèi)心平和與超越的追求,展現(xiàn)了宋代文人對于禪修和心靈境界的關(guān)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