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暮秋賞梨花) / 作者:曾覿 |
凋紅減翠,正是清秋杪。
深院裊香風,看梨花、一枝開早。
瓏璁映面,依約認嬌顰,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清明池館,芳信年年好。
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風光占了。
休教寂寞,辜負向人心。
檀板響,寶杯傾,潘鬢從他老。
|
|
驀山溪(暮秋賞梨花)解釋: 《驀山溪(暮秋賞梨花)》是宋代曾覿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秋天的景色以及對梨花的贊美。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淡淡清涼和梨花的嬌艷美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凋紅減翠,正是清秋杪。
花謝葉凋,正是秋末時節。
深院裊香風,看梨花,一枝提前開放。
靜謐的庭院里,飄著淡淡的香風,觀賞著早開的梨花。
瓏璁映面,依約認嬌顰,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石鏡反射著面龐,宛如約定認識嬌顰的人,天空清澈,月光明亮,春天的情意綿綿如水。
清明池館,芳信年年好。
清明時節的池塘和庭院,花香的消息每年都很美好。
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風光占了。
還有向五侯家的梨園,把江梅和風景都據為己有。
休教寂寞,辜負向人心。
不能讓寂寞來侵襲,辜負了對自己的期望。
檀板響,寶杯傾,潘鬢從他老。
檀板敲響,寶杯傾斜,潘鬢的妝容被歲月侵蝕。
這首詩詞表達了秋天的美麗和短暫,描繪了悠閑寧靜的秋日景色。通過對梨花的贊美,詩人表達了人生短暫和美好的渴望,同時也暗喻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整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詩詞以淡雅而清新的語言風格,給人以美好的意境、思考和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