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送楊廷秀赴國子博士用廷秀韻) / 作者:袁去華 |
筆陣萬人敵,風韻玉壺冰。
文章萬丈光焰,論價抵連城。
小試馮川三異,無數成陰桃李,寒谷自春生。
奏牘三千字,晁董已銷聲。
璽書下,天尺五,運千齡。
長安知在何處,指點日邊明。
看取綸巾羽扇,靜掃神州赤縣,功業小良平。
翻笑凌煙閣,雙鬢半星星。
|
|
水調歌頭(送楊廷秀赴國子博士用廷秀韻)解釋: 《水調歌頭(送楊廷秀赴國子博士用廷秀韻)》是宋代袁去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筆陣萬人敵,風韻玉壺冰。
文章萬丈光焰,論價抵連城。
小試馮川三異,無數成陰桃李,寒谷自春生。
奏牘三千字,晁董已銷聲。
璽書下,天尺五,運千齡。
長安知在何處,指點日邊明。
看取綸巾羽扇,靜掃神州赤縣,功業小良平。
翻笑凌煙閣,雙鬢半星星。
詩意:
這首詩詞以送別楊廷秀赴國子博士考試為背景,表達了對楊廷秀的贊美和祝福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楊廷秀的才華出眾、風采冷峻,將他與眾人區分開來。他的文章才華橫溢,光芒萬丈,價值不亞于一座城池。他在馮川一帶進行小試,不僅有很多才子佳人爭相效仿,而且他的才華就像春天一樣源源不斷地在寒谷中生長。他的奏章長達三千字,已經使一些有聲望的學者黯然失色。他獲得了皇帝的批準,天尺代表了皇權的嚴肅和莊嚴,他的運氣已經積累了千年。詩人問長安的人們知道楊廷秀在何處,以指引他的未來光明之路。他將帶著綸巾和羽扇,靜靜地掃除神州中的赤縣,為國家榮譽做出小而平凡的貢獻。最后,詩人笑著說,楊廷秀將會在凌煙閣上翻書,他的雙鬢閃爍著星光,展現出他的才華和魅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辭章華美的手法,通過對楊廷秀的贊美和祝福,展現了他的才華和未來的前途。詩人使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筆陣萬人敵”、“風韻玉壺冰”等,形象地描繪了楊廷秀的出色才華和高貴氣質。他的文章光芒萬丈,成就非凡,被比作能夠抵得上一座城池的財富。詩中還描繪了楊廷秀在馮川一帶的才華斗爭,無數的人們受到他的影響,紛紛追隨他的風采。整首詩詞充滿了對楊廷秀的贊美和對他未來成功的期許,表達了詩人對楊廷秀的崇敬之情。通過詩人的描繪,讀者可以感受到楊廷秀的出色才華和光明未來的前景,同時也能夠想象到宋代文化繁榮的景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