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袁去華 |
天下最奇處,綠水照朱樓。
三高仙去,白頭千古想風流。
跨海晴虹垂飲,極目滄波無際,落日去漁舟。
蘋末西風起,橘柚洞庭秋。
記當年,攜長劍,覓封侯。
而今憔悴長安,客里嘆淹留。
回首洪崖西畔,隨分生涯可老,卒歲不知愁。
做個終焉計,誰羨五湖游。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宋代袁去華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下最奇處,綠水照朱樓。
三高仙去,白頭千古想風流。
跨海晴虹垂飲,極目滄波無際,落日去漁舟。
蘋末西風起,橘柚洞庭秋。
記當年,攜長劍,覓封侯。
而今憔悴長安,客里嘆淹留。
回首洪崖西畔,隨分生涯可老,卒歲不知愁。
做個終焉計,誰羨五湖游。
詩意解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詩人情感為主題,表達了對過去風光和自由生活的懷念,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不滿。
詩人以綠水照朱樓的景象來形容天下最奇妙的地方,同時也隱喻著詩人內心的向往和追求。他借用了“三高仙去”來表示自己追求仙境般的風流逸趣,但現實中他已經白發蒼蒼,卻仍然千古留戀那種風流的生活。
詩中描繪了晴天下的虹和遠處的滄波,以及夕陽下的漁船,展示了壯麗的自然景色。蘋果和橘子在西風中飄落,洞庭湖上秋意漸濃,這些景象象征著時光的流轉和自然的變化。
詩人回憶起過去的往事,曾經懷著長劍追求功名地生活,如今卻變得憔悴并感嘆客居的辛酸。他回首洪崖西畔,意味著回望過去,感嘆人生的起伏和不確定性。然而,詩人表示他將隨緣過完余生,不再計較人生的得失,不知道明年的憂愁。他希望做一個安然度過生命終焉的人,而不是被世俗所羨慕的五湖游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個人經歷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向往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人以自然景色和個人感受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他對自由、追求和心靈自在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過去的風光與現實的困頓形成鮮明的對照,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掙扎和矛盾。
整首詩詞以流暢的句子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思考方式。詩中使用了一些典型的意象,如綠水照朱樓、白頭千古、蘋末西風等,使詩詞更具詩意和感染力。
這首詩詞通過對過去和現實的反思,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知性,同時也呈現出詩人對自由和內心追求的向往。它讓讀者在欣賞自然的美麗同時,也引發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這首詩詞既有詩人個人的情感表達,又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使讀者能夠在其中找到共鳴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