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袁去華 |
鳥影度疏木,天勢入平湖。
滄波萬頃,輕風落日片帆孤。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煙一縷,人在翠微居。
客里更愁絕,回首憶吾廬。
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
拂衣歸去,誰道張翰為莼鱸。
且就竹深荷靜,坐看山高月小,劇飲與誰俱。
長嘯動林木,意氣欲凌虛。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一首宋代袁去華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感受,以及對功名富貴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鳥影度疏木,天勢入平湖。
滄波萬頃,輕風落日片帆孤。
渡口千章云木,苒苒炊煙一縷,人在翠微居。
客里更愁絕,回首憶吾廬。
功名事,今老矣,待何如。
拂衣歸去,誰道張翰為莼鱸。
且就竹深荷靜,坐看山高月小,劇飲與誰俱。
長嘯動林木,意氣欲凌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描繪了湖面上鳥兒的倒影,天空的廣闊和微風中落日下帆船的孤獨。詩人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前半部分描繪了湖泊的廣闊和寧靜,以及船只和天空的交融。湖泊波瀾壯闊,微風中帆船孤獨漂浮,給人以寧靜和廣袤之感。
接著,詩人描繪了渡口的景象,千張云木和一縷炊煙,使人感受到了山村的寧靜和恬淡。詩人自稱人在翠微居,表達了對山村生活的向往和眷戀。
然而,詩人在客居他鄉時更加感到寂寞和孤獨,回首思念自己的故鄉。他對功名富貴的追求也逐漸淡化,覺得自己已經年老,不知道未來還有什么等待著自己。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選擇和對人生的思考。他決定拂衣歸去,回到故鄉山村的生活,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富貴。他問道,有誰會記得他曾經為莼鱸(一種普通的魚)而努力。詩人選擇在竹林深處、荷塘靜謐之地,靜靜地坐著,看著高山和小月,與知己共享美酒。他發出長嘯,意氣風發,欲征服虛無飄渺的世界。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對功名富貴的反思。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也有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展現了詩人深邃的情感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