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公子 / 作者:袁去華 |
弱柳絲千縷。
嫩黃勻遍鴉啼處。
寒入羅衣春尚淺,過一番風雨。
問燕子來時,綠水橋邊路。
曾畫樓、見個人人否。
料靜掩云窗,塵滿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許。
為誰都著眉端聚。
獨立東風彈淚眼,寄煙波東去。
念永晝春閑,人倦如何度。
閑傍枕、百囀黃鸝語。
喚覺來厭厭,殘照依然花塢。
|
|
安公子解釋: 《安公子》是一首宋代袁去華創(chuàng)作的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名叫安公子的人物,通過描繪他的心情和處境,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弱柳絲千縷。
嫩黃勻遍鴉啼處。
寒入羅衣春尚淺,過一番風雨。
問燕子來時,綠水橋邊路。
曾畫樓、見個人人否。
料靜掩云窗,塵滿哀弦危柱。
庾信愁如許。
為誰都著眉端聚。
獨立東風彈淚眼,寄煙波東去。
念永晝春閑,人倦如何度。
閑傍枕、百囀黃鸝語。
喚覺來厭厭,殘照依然花塢。
詩意和賞析:
《安公子》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安公子的情感和內心世界的思考。整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柳絲、嫩黃、羅衣等細膩的意象,展現(xiàn)了春天初起時的柔和和脆弱。
詩中描述了安公子的處境,他可能是一個寂寞而憂郁的人,被寒意所籠罩,經(jīng)歷了風雨的洗禮。他詢問燕子來時的路,表達了他對于過去時光的回憶和渴望。
詩中提到了曾經(jīng)畫樓的經(jīng)歷,意味著安公子曾經(jīng)有過繁華富貴的經(jīng)歷,但現(xiàn)在卻只能靜靜地掩上窗戶,寂寞地聽著哀怨的琴聲。這一描寫透露出安公子的落寞和憂愁。
庾信被提及是因為他是南朝梁朝的文學家,他的愁苦情緒與安公子相似,這里是以對庾信的引述來表達安公子的愁苦。
在詩的結尾,作者以獨立東風彈淚眼、寄煙波東去的形象來描寫安公子的孤獨和無奈。安公子念及永夜里的春光,卻不知如何消磨時光中的寂寞和疲倦。最后兩句以百囀黃鸝語和殘照依然花塢來描繪春天的美好,但安公子卻感到厭煩,喚醒后仍然是殘照和寂寞。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和安公子的形象塑造,以及對庾信的引述,傳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對于人情世故的感慨。詩詞中充滿了憂愁和孤寂的氛圍,表達了一種渴望自由和追求內心自我解放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