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斜月) / 作者:黃裳 |
已送清歌歸去后。
東南樓上人聲悄。
冷落尤臨弦上調。
歡意少。
空將萬感收殘照。
窗外劍光初出鞘。
斜窺夢斷人年少。
未到蓋棺心未了。
塵慮擾。
雙眸竟入扶桑曉。
|
|
漁家傲(斜月)解釋: 《漁家傲(斜月)》是宋代黃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漁家傲(斜月)
已送清歌歸去后。
東南樓上人聲悄。
冷落尤臨弦上調。
歡意少。
空將萬感收殘照。
窗外劍光初出鞘。
斜窺夢斷人年少。
未到蓋棺心未了。
塵慮擾。
雙眸竟入扶桑曉。
中文譯文:
漁家豪(斜月)
清歌已送離去。
東南樓上人聲寂靜。
冷落的意境彌漫在琴弦上。
歡愉的情感稀少。
只能將千種感慨收藏于殘余的余暉中。
窗外劍光初出鞘。
斜眼窺視,夢中斷送人年少。
未到蓋棺之時,心境卻未平靜。
塵世的憂慮不斷干擾。
雙眸最終沉浸于遠東的黎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憂傷而豪邁的情懷。詩人黃裳以漁家為背景,通過描寫夜晚的景象,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首先,詩人表達了別離之情。清歌已送走,東南樓上寂靜無聲,給人一種冷落的感覺。琴弦上的音調也變得冷清,歡愉的心情變得稀少。詩人將自己的感慨收藏在殘余的余暉中,意味著他的情感被歲月消磨,只剩下深深的思念。
其次,詩人借助窗外的景象,揭示了自己內心的掙扎和迷惘。劍光初出鞘,斜窺夢中的人已經年少不再,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的追夢之心未能實現,夢想已逝。但他的心境尚未平靜,塵世的憂慮不斷干擾著他的思緒。
最后,詩人的雙眸被扶桑(即日本)的黎明所吸引。這種表達方式意味著詩人對于遙遠東方的向往和對未來的希望。盡管他的內心受到種種困擾,但他仍然懷抱著一絲希望,將目光投向未知的東方。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漁家為背景,通過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迷茫和希望。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感與人生觀,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