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飲公瑾舟中 / 作者:蘇軾 |
青泥赤日午相烘,走訪?一作和?船窗柳影中。
輟我東坡無限睡,賞君南浦不貲風。
坐觀邸報談迂叟,閑說滁山憶醉翁。
此去澄江三萬頃,只應明月照還空。
?鄭,滁人也。
是日坐中觀邸報,云叟已押入門下省。
?
|
|
小飲公瑾舟中解釋:
這首詩詞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題為《小飲公瑾舟中》。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泥赤日午相烘,
走訪?一作和?船窗柳影中。
輟我東坡無限睡,
賞君南浦不貲風。
坐觀邸報談迂叟,
閑說滁山憶醉翁。
此去澄江三萬頃,
只應明月照還空。
?鄭,滁人也。
是日坐中觀邸報,
云叟已押入門下省。
?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坐在公瑾船中的情景。蘇軾觀察著外面的景象,午后的陽光烘烤著青泥,船窗上的柳樹倒影隨著船的搖動而晃動。他中途停下來休息,思緒萬千,欣賞著迎面吹來的南浦風景。他坐在那里,觀看著邸報上迂腐之辭,閑談著滁山的回憶和那位醉翁的故事。最后,蘇軾意猶未盡地表示,盡管前方有著廣闊的澄江,但只有明月照耀著空寂,沒有他期待的景色。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自身的觀察和思考為中心,通過描繪船中的景物和自己的情感表達了對人生和境遇的思考。詩中使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如青泥赤日和船窗柳影,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夏日午后的悶熱和船行的搖擺。同時,蘇軾通過對自己的描寫,展示了他對閑適生活和自由思考的向往。
詩中還提到了觀看邸報和談論滁山的情節,這可以理解為蘇軾對當時政治局勢和社會風氣的批評。邸報上充斥著迂腐之辭,而蘇軾選擇與迂腐的言辭保持距離,尋找自己內心的寧靜和追求真實的思想。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與失望。澄江的廣闊給人以希望和向往,但只有明月照耀的空寂景象,似乎暗示了現實的冷漠和虛無。這種對美好與空虛的對比,使得整首詩詞更具思索和哲理的意味。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蘇軾對生活和社會的感悟,以及對理想和現實之間沖突的思考。它展示了蘇軾作為一位文人的獨特視角和對人生的思考,使讀者在品味詩詞的同時也能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