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家傲(斜月) / 作者:黃裳 |
已送清歌歸去后。
東南樓上人聲悄。
冷落尤臨弦上調。
歡意少。
空將萬感收殘照。
窗外劍光初出鞘。
斜窺夢斷人年少。
未到蓋棺心未了。
塵慮擾。
雙眸竟入扶桑曉。
|
|
漁家傲(斜月)解釋: 《漁家傲(斜月)》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黃裳。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已送清歌歸去后。
我已送走了那歡愉的歌聲,歸于寂靜。
東南樓上人聲悄。
在東南樓上,人聲漸漸消失。
冷落尤臨弦上調。
寂寞的情緒更加強烈地彌漫在琴弦上。
歡意少。
快樂的心情變得稀少。
空將萬感收殘照。
空蕩蕩地收拾著萬般情感,將殘余的余暉收藏起來。
窗外劍光初出鞘。
窗外劍光初次出鞘。
斜窺夢斷人年少。
傾斜著眼望,夢境破碎,人已老去。
未到蓋棺心未了。
未到生命的盡頭,心境仍未平靜。
塵慮擾。
塵世的煩擾不斷困擾著。
雙眸竟入扶桑曉。
雙眼竟然進入了日出的扶桑之中。
這首詩詞以描繪漁家人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迷惘之情。詩詞以送走歡愉的歌聲作為開頭,暗示著作者失去了過去的快樂,進而描述了樓上人聲漸漸消失的情景,強調了寂靜和冷落的氛圍。作者通過琴弦上的音樂表達了內心的孤寂和憂傷,情緒變得稀少,心中充滿了萬般情感和余暉。詩中的劍光初出鞘和窺望夢境破碎的描寫,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年華的逝去。作者感嘆塵世的煩擾不斷困擾自己的心境,心事重重,但同時也有一種追求超越塵世的渴望,雙眸竟然進入了扶桑的早晨。整首詩以寥寥數語,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內心的矛盾,展現了一種深沉而憂傷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