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詩江州路上作) / 作者:白居易 |
秋日正蕭條,驅車出蓬蓽。
回望青門道,目極心郁郁。
豈獨戀鄉土,非關慕簪紱。
所愴別李君,平生同道術。
俱承金馬詔,聯秉諫臣筆。
共上青云梯,中途一相失。
江湖我方往,朝廷君不出。
蕙帶與華簪,相逢是何日。
|
|
別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詩江州路上作)解釋:
《別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詩江州路上作)》一詩是白居易在唐代創作的。這首詩歌描繪了一個秋日的景象,作者驅車出行,回望著即將離別的青門道。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李十一(李日知)的惋惜之意。
詩中寫道,作者并不只是懷戀自己的家鄉,而是因為離別了李十一,與他平生同道術,二人共承金馬詔,并且一起擔任過諫臣之職。然而,其中一人(可能是作者自己)在前往江州的途中與朝廷分道揚鑣,而另一人(李十一)則沒有出來迎接。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再次相見的期待,希望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再次相聚。
詩的意境與詩意相統一,描繪了一個以秋日為背景的離愁別緒。作者利用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結合,展示了對友人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氣氛蕭條,并通過描述大自然的景象來傳達出作者的內心感受。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未來再見的期待,給讀者一種深思的感覺。
整體上來說,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再會的期待,通過對驅車離別和回望舊地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李十一的惋惜之情。同樣,詩中也表達了對權力的思考,以及對追求官位和榮譽的懷疑。這首詩不僅揭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還反映了唐代社會中人們的追求和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