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風波(七月望,趙俯置酒,與魯卿同泛舟登駱駝橋待月) / 作者:葉夢得 |
千步長虹跨碧流。
兩山浮影轉螭頭。
付與詩人都總領。
風景。
更逢仙客下瀛洲。
裊裊涼風吹汗漫。
平岸。
遙空新卷絳河收。
卻怪姮娥真好。
須記。
探支明月作中秋。
|
|
定風波(七月望,趙俯置酒,與魯卿同泛舟登駱駝橋待月)解釋: 《定風波(七月望,趙俯置酒,與魯卿同泛舟登駱駝橋待月)》是宋代詩人葉夢得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步長虹跨碧流。
兩山浮影轉螭頭。
付與詩人都總領。
風景。
更逢仙客下瀛洲。
裊裊涼風吹汗漫。
平岸。
遙空新卷絳河收。
卻怪姮娥真好。
須記。
探支明月作中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七月望月的情景。詩人與魯卿相約,在駱駝橋上一起等待月亮的升起。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美景和友誼的贊美,同時也融入了對仙境和神話的想象。
賞析:
詩詞開篇以“千步長虹跨碧流”形容駱駝橋的美景,長虹跨越江水,景色壯麗。接著描繪了兩山的倒影,如同螭龍的頭部,增加了神秘感。詩人將這美景賦予給自己和魯卿,稱之為“付與詩人都總領”,顯示出詩人對美景的主宰感和對友誼的珍視。
隨后,詩人提到“仙客下瀛洲”,暗示了仙境中的仙人降臨,增添了神秘和超自然的元素。接著描述了裊裊涼風吹拂,帶來清涼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夏季的炎熱。在平靜的岸邊,遠處的天空卷起一條新的紅色河流,形成了美麗的景色。
最后兩句“卻怪姮娥真好,須記,探支明月作中秋”,以神話中的姮娥形象作為暗示,表達了對中秋節的期待和對月亮的贊美。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出詩人對美景的感受和對友情、仙境、神話的思考,給人以詩意的啟迪和想象的空間。 |
|